下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时候造反才是最好的时机,为何要现在造反,难不成青州都督的脑子进水了。
梁景同淡淡的说道:“青州都督姜承友厉兵秣马,为太子培养势力,是太子在地方上的强援。”
“太子派了谢丘炎、褚义给姜承友送盔甲、武器,两个人走到并州的时候觉得突然意识到此事株连九族,便准备回京向父皇禀报此事。”
“现在已经过了约定日期好几天了,姜承友依然未见到两人,定会起兵造反,又没有回信,待两人回京,面见父皇,我差不多就该出征了。”
上一世,他是天下兵马元帅,是三军统帅,可是呢,青州那个地方的姜承友总是不能快速贯彻他的命令,上一世他只顾征战天下没有细想。
这一世,他意识到其中定有原因,便派青州的玄卫盯着姜承友,终于发现了姜承友和太子之间的联系。
他又通过东宫的人知道了谢丘炎、褚义奉太子之命给姜承友送盔甲的事情,知道谢丘炎、褚义不是心智坚定之人,定会顾虑重重。
毕竟太子私下养兵蓄锐,这是谋逆之罪,参与此事的人是要诛九族的,谢丘炎、褚义不可能心里没有顾虑,于是梁景同便派人在在半道上策反了这两个人。
沐清佳嘴角微勾,意味难名,说道:“太子好本事啊,竟能够从地方军中撕开一道口子。”
除了掌诸门禁卫的左右监门卫,和统率千牛备身等为皇帝侍从、仪卫的左右千牛卫是皇上的军中力量外,军队的其他力量一直都是梁景同的势力范围。
本以为太子的势力都只在在文官之中,即便是军中有势力,也只是在中低级军官中,不曾想,太子竟然拉拢了青州都督,这种高级军官。
看来太子还是有两下子的。
作为高级军官,不和三军主帅同一立场,自然不能够留。
梁景同淡淡的说道:“太子拉拢人心的本事一向了得。”
……
过了几天,谢丘炎、褚义来到了京城。
两人向皇上禀报太子和青州都督姜承友勾结,暗中培养地方军队势力一事,并将这次太子吩咐送给姜承友的盔甲尽数上交,皇上听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梁景阔监禁于东宫。
监禁就相当于坐牢一样,不同的就是人家坐牢在牢房,而梁景阔是在东宫。
这也间接的反应了皇上心里还是给梁景阔留着一点儿余地的,还是不想废黜梁景阔的太子之位的。
同时也说明,此时皇上的心里对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还是怀疑的。
皇上会担心梁景同造反,可是却不担心梁景阔造反,因为梁景阔没有梁景同那样过人的能力。
其实,皇上的心里也是不相信他最喜欢的嫡长子会干这种事,在他的心里梁景阔一直都是有礼有度的,不会做出这种越矩之事的。
姜承友得到消息之后,知道事情不可挽回,立刻起兵造反。
皇上一看,梁景阔和姜承友之间还真的是有勾结,一气之下居然晕了过去。
只打皇上那次撞见梁景阔和汤雪旋通奸的事情之后,皇上一下子被气狠了,再加上多年戎马给身体带来的陈年旧伤,所以皇上的身体一下子就虚了,那件事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皇上醒来了之后却是没有下令由梁景同前去平叛,而是派了平国公、左威卫大将军林济松,也就是林峥的父亲,去平叛。
林济松戎马多年,经验丰富,在诸位大将军中资历最老,又是平国公、左威卫大将军,派林济松任主帅前去也是合情合理。
可是历次出征都是梁景同任主帅,这一次把梁景同晾到一边去,怎么看怎么都是对梁景同心有怀疑。
要么是怀疑梁景同故意安排了这件事,为的就是扳倒太子,好取而代之,若是将梁景同派了出去,刚好是合了梁景同的意了。
要么就是怀疑现在太子被监禁,没有人可以平衡梁景同,怕梁景同本来是没有反心的,除了京城之后就有反心了,毕竟现在是战时,天下兵马元帅是有军队指挥权的。
梁景同回到了天策府,沐清佳看着梁景同的冰山脸上隐隐的有些落寞,便问道:“怎么了。”
梁景同淡淡的说道:“平国公任主帅,我留在京城。”
打仗打习惯了,突然间不打仗了,梁景同有些不适应。
虽然他一直都知道皇上忌惮他、怀疑他,按理说对于这些他都应该习以为常,都该麻木了,可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