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碰壁后才洞穿的二十年职场心悟 > 第18章大家都没做,正是你该做的

第18章大家都没做,正是你该做的

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者取得成功的法则基本一样,但其所走的路却不一定相同。踩着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只会落在别人的后头。玩过股票的人都知道,当大家都在追涨时,如果你跟着追,股市中血本无归的失败者中一肯定少不了你。没有人愿意成为失败者和蠢才,因此人们总是竭力避免讲别人讲过的话、做别人做过的事。只有别辟奇径,开新图强,敢于尝试别人都没有走过的路,才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和喜悦。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北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家海洋馆开张了,50元一张的门票,令那些想去参观的人望而却步。海洋馆开馆一年,简直门可罗雀。

最后,急于用钱的投资商以“跳楼价”把海洋馆脱手,黯然回了南方。新主人入主海洋馆后,在电视和报纸上打广告,征求能使海洋馆起死回生的金点子。一天,一个女教师来到海洋馆,她对经理说,她可以让海洋馆的生意好起来。

按照她的做法,一个月后,来海洋馆参观的人天天爆满,这些人当中有1/3是儿童,2/3则是带着孩子的父母。三个月后,亏本的海洋馆开始盈利了。

海洋馆打出的新广告内容很简单,只有12个字:“儿童到海洋馆参观一律免费”。

金点子就是大商机。女教师的做法启示我们:从客户那里获取利润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条,可以说适用于各行各业。满足客户的核心诉求,取悦客户最在意的人,哪怕看似免费,反而会迎来滚滚财源。可通常情况是,我们身边到处可见只想向客户收费,而忽视其核心诉求的商家。这样的企业走不远,我可以断言。

过去曾见过所谓的“羊群效应”,说是一支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片肥沃的绿草地,它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耽眺的狼,或者看不到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青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找工作和创业过程中也明显地存在这种“羊群效应”。挤独木桥、钻热门,什么行业、什么项目能赚钱就一哄而上,不断模仿跟随,总想着从同伴的口中抢一把“草”。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静心想想,你想做领头羊呢,还是羊群中的某只羊?我相信,谁都会想去做领头羊。关键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是,如何去做?曲径通幽,殊途同归,方法其实有很多。

善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常常带来惊喜。在商业实践和职场实战中,以超常思维改变定式,对于个人的成败具有非凡意义,而这恰恰是一个聪明人所应具备的思维品质。毕加索说:“创造之前必须先破坏。”破坏什么,破坏传统观念和传统规则。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只有敢于挑战规则,打破常规,才能有所作为,摆脱危机,使自己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人如果活在一个封闭的思维模式里,很容易盲从和跟随。许多人难以成功的原因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说,大家都怎么干,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并不见得是好事,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过去给我的某亲人找工作,我就体会到不拘一格思维的好处。由于自己混得不太光鲜,也没什么能帮得上大忙的人脉,因此在帮我这位亲人找工作时十分吃力。怎么办呢?自己刚开始是一筹莫展啊。电话是打了不少,要不是不理不睬的,要不就是打个官腔糊弄你几下的,要不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为此,我脑细胞死了不知道多少个。后来,灵光一现,人不找了,何不试试网上应聘呢。

那时,条件差,家里没网,办公室也没网。我只好一边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跑到网吧里去泡吧。拿着个小本子,把适合我这亲人干的工作一一记下来,然后带着她,像个要饭的一家一家去面试,比自己的事还上心。你还别说,真遇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把她收下了,工资待遇还不错呢。干了两年之后,工资拿得和毕业大学生差不多,而她只有个中专学历。

可见,善于跳出来开放式想问题很关键。有的人具有先见之明,并非是由于他们的天赋,而是因为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前瞻地分析问题。“先见之明”并非与生俱来,见萌于你日常的点滴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厉练琢磨,成之于你的学识的渊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