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变得老谋深算、成熟强悍,一般需要经过从小到大、由单纯到世故这样一个阶段。这可能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修练过程,悟性高的周期短些,反应迟钝的过程就曲折些。这期间,可能都会碰到不少要不要吃亏的事。
清代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吃亏是福。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我觉得,这个不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情而定,区别对待。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你正说可以,反着说也行得通,只要找到有力的证据和合适的理由。过去我在基层单位呆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个领导,思维非常敏捷,辩论口才十分好,你根本说不过他,他都能“将死马说成活马”,而且让人初一听还确实有道理,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本事。说到这个“吃亏是福”,亦是同理。好或者不好,就在于你从哪个层面、哪种情况去理解和审视它了,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大相径庭。
记得几年前刚到个新科室的时候,那个内忧外患的“生态环境”是真恶劣,硬件条件是真差!过去我在老单位见过差的,但说实话,从来真没见过这么差的!但命运就是如此,“皮滑艇”滑到哪,你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
全科三个大活人(后来又来了一个),共用一台“老爷式”的破打印机,在你火烧眉毛急着打印个材料的时候,“机子大爷”经常不配合出故障,把你的冷汗都要急几身出来。科里两个办公室,你就是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一只茶杯和几根茶叶末出来,有时来个人,还得东窜门、跑西头,死皮赖脸地去央求兄弟科室借,而且这个“光荣”的任务自然常常是责无旁贷地落到我的头上,打扫卫生的抹布还是我从家里找来的几块旧毛巾代替。
办公室使用的那个电脑嘛都是“歪脖子斜眼的”,至少10年往上的悠久历史,有的还是其他科室淘汰过来的。其中,我们科长大人用的那台,显示屏还是那种老式像过去486、586类型的“后脑勺很大”的旧式的,有时还“飘着雪花”,我们的科长大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忍受了大几年,他是个老好人、老实人(其实是大智若愚,后来人家混上正处),也不给领导讲,领导就装作不知道,不管。我来之后,义愤填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替他想办法、说好话,从别的科室仓库里调剂了一台人家报废的比较薄的液晶显示屏,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当年,单位组织体检,科长被检查出“甲状腺”个别地方钙化,我给他开玩笑讲:“老哥,你这个说不定就是过去被那个“飘着雪花”的老电脑显示屏给辐射的!”科长很是无奈地回答:“额!你还真别说,搞不好就这个原因。唉,想起这个,就他妈的一肚子火(对领导的)!”
又过了两年,科长的那个用了上十年的“老爷主机”彻底歇菜了,这下没法将就了,只好给领导报告,让内勤(其他科室的)找人说是“换了个新主机”,用了没几天,开机那个噪音大得不得了。科长一怒之下,飞起一脚,踹在那个主机壳上,立马就陷了个“窝窝”下去:“什么破玩意!”原来,你说扯不扯蛋,那个内勤找人修是修了,只是换了新壳,里面的硬件全是旧“水货”,估计报销发票上填写却是“新主机”,真缺德!一气之下,科长“下令”,“除了工作接触,与他们科室不许往来!”。
我的运气比科长稍好一点,刚进来的时候,有台慰问来的电脑,就给我用了,刚开始性能还不错,能用。好几次,我说给科长换一下,他很谦虚、很体贴下属地推让了。现在,那台电脑的主机也修过两次,但噪音也比较大,就像“轰炸机”一样,摆在那里我基本不用。刚好,大舅子淘汰了一台性能还不错的笔记本电脑给我,留作家用,我就把自己的一台IBM笔记本拿过来办公用了,我可不想像科长一样,得个什么“甲状腺增生”什么的,自己要善待自己,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嘛,吃点小亏算什么呢,又没“掉一斤肉”!
后面,科里的数码照相机因为用了4、5年,也“熄火”了。给领导汇报,领导说,再修修看!没办法,我先自掏腰包,花5百银子修了下,也没修好,再修,修的钱都够买台新的了。没相机用了,每次来个人、开个会都要我求这个求那个,找其它部门的去借,好人别人做,恶人我来当。刚开始,人家还愿意,后来又出了个小差曲,把我彻底整怕了。
怎么回事呢,借人家相机照了一下,在将照片拷贝到电脑时,中毒了,把人家储存在相机上的照片资料全搞丢了。我靠,这下可怎么向人家交差,事情是我办的,苦果只有我来品,我来收场啦。那时,把我急的!冷汗直冒,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