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手,小心翼翼走在金华殿前往宣室的甬道。
其时,袁君孺已在丞相杜乾的举荐之下南下武关,前往南方百越之地。十一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不由一阵轻松。
当初太后授意命袁君孺宿卫金华殿,其中深意,他自然是明白的。无非就是利用了袁君孺为袁战之子,而袁战又是十一舅舅这一层关系罢了。
此举,一则向外人表明,皇室对袁君孺并无排挤之心,反倒颇为信任;二则,若是袁君孺或者十一有何不轨之处,便是辜负了皇室的信任,到时候,敬帝动了杀心,大臣百姓们还能有什么意见?
可是,十一偏偏叫他们打错了算盘。
几个月来十一如履薄冰,甚至不得已为宋织锦还有袁君孺之事颇费心机,十一若有心,那些宵小之辈,岂是他的对手?
不过想来,父皇还有太后既对袁君孺如此忌惮,必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此次南方百越之地公然造反,形势看似简单,实则当今之世,南方诸部落,流贼四起。形势如此危急,父皇却授袁君孺以骠骑大将军一职南下平乱,信赖之至,可见一斑。然则父皇借刀杀人之意,十一从中也不难看出。
从金华殿出来,织锦撑着伞,小心保护好十一不被淋湿。谁知,十一却忽然将她的伞拿过去,面无表情道:“金华殿不止有一把伞。”
织锦怕这小子走到半路上突然反悔,连忙说:“那我去回去再拿一把。”
“不必了。”十一皱了皱眉,说:“本殿下没那个功夫。”
织锦闻言,不免心里嘀咕:说了等于没说。
“走吧。”他说着,便很自然伸出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