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彤喝着不错的咖啡,惊讶这个小男孩不过十五六的年纪,却如此稳重。
“我的父亲都蹲了监狱,我初中就辍学在街上给人画肖像画,池大哥把我捡回来的,给了我工作,管我吃住,还教我画画。”原来他还这么好的心肠。
“原来是这样。这幅,就是你画的吧。”
“是,墙上的这些,都是我画的。”
“你画的?哇,你很厉害,学了几年了?”刘熙彤想针对画夸奖几句,可实在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只得表示一下惊讶。
“跟着池大哥学了三年,之前只学过素描。”
“你不过15岁吧,叫什么名字。”
“正好15了,熙彤姐叫我石头吧。”
“石头?才这么小的年纪,真是苦了你了。你池大哥没说去哪里了吗?”
“好像找了隔壁的大哥去打球了,他前几天买了新的乒乓球拍子,还问过我会不会打球,让我教他诀窍。”
刘熙彤这下高兴了,看来他真是门外汉,就这么几天,再刻苦也达不到自己的水准。“他是不是这几天都忙着练球不来店里了。”
“他本来就很少过来,除非有客户要见。大哥很喜欢拍照,平时都去街上拍照片。”
“怪不得。”刘熙彤想起他挂着大相机的样子。
“您说什么熙彤姐?”
“哦,我以前在街上见过他拍照。那小石头,我先走了,谢谢你煮咖啡给我喝,我非常喜欢。”
第二天刘熙彤早早起来跑了步,然后钻到出租屋去等池正来喊自己。他来敲门的时候,刘熙彤装作刚起床的样子,头发乱糟糟。
池正说正好自己做了早餐就一起吃吧,刘熙彤梳理好假发,来到池正家里一起吃早餐。像是预料到她会来一样,无论是面包还是煎蛋的份量都是两人份。刘熙彤也不问,坐下就吃,在他面前,就像和亲哥哥一家人在一起一样放松。
他有多大呢,28还是30或者32?从他的脸上看不出确切的年纪,很粗犷的面孔上挂着单纯的笑容,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哥哥甚至是父亲。
“你自己一个人在首尔吗?除了干弟弟小石头以外?”
“你知道他了?是的,我家人都在釜山,熙彤家是首尔的吗?”
“哦…嗯…”刘熙彤吱吱呜呜想不到应变的对策,人家家是釜山的,总不能也说是釜山的,问起来自己哪跟哪儿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啊,“我们去哪里打球?”
“去一个学校里,我认识他们的一个老师,他把教职员的活动室借给我用。”
“哦。”刘熙彤心想要是能到清隐去打球该多好,哪儿也比不上家里的环境好。
“你这几天什么都没干就只忙着练习?”
“嗯?哦,”池正哈哈大笑,“是啊,要是输了不是显得我太没有诚意了吗。”
“那我更不能输了。”
“说实话我有些担心,刘熙彤小姐很擅长运动吧?”
“还好,只会些简单的。”
吃完早餐池正了要收拾餐桌的刘熙彤,自己端了盘子碗去洗。“你随便看看,或者坐一会儿等我一下。”
“哦,好。”
刘熙彤在客厅里只看到几幅画好的画,没有电脑,连电视机也没有。可是从设备齐全的厨房来看,应该是常住在这里的。
“你不看电视的吗?”
“是啊,”池正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电脑也不用。”
刘熙彤想在现实社会中还有和她一样的人?“都不看新闻的吗?”
“当然,报纸。”池正擦着手,指指沙发旁边摞得老高的一沓报纸。
“没想到还有像您一样的人,居然不看电视和上网。”
“不喜欢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的电视和网都太乱了不是吗。”
“额,”刘熙彤不知怎么回答,会所里有电脑,她偶尔也上网,并没有感到太多不好的影响,因为她可以通过网络更快知道柳承安的消息。“我比较喜欢看娱乐新闻。”
“这样。我从来不看那方面的消息。我们出发吧。”
到了楼下,池正居然准备了两辆自行车。刘熙彤一阵欣喜,好多年没骑自行车了,兴奋地骑着车子飞快地冲到前面。池正只看着她笑,并不劝阻。
“您为什么会想到骑自行车?好久没骑了,感觉真好。”
“还怕你不会骑呢,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女孩儿都不会骑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