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李斯与尉缭进殿。”
一旁,赵高应诺。
不久后,李斯与尉缭一同进入大殿。
“李卿,尉卿,赵国换帅了。”
“赵国此举,你们有什么看法。”
一直以来赵国都是秦国的重要对手,虽然之前的赵国被白起给打残了,但这并不代表赵国再无战力。
如今已过十余载时间,长平一战所造成的伤痛仍未抚平,但也缓和了不少。
赵国又是挡在秦国一统天下的主要道路。
要想扫六合,赵国必须灭掉。
所以,嬴政想在赵国换帅,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出兵攻赵。
然而,受萧云推荐的尉缭却摇头说道。
“大王,庞煖此人精通兵法,又是四朝元老,军心不可能不稳,况且庞煖对秦一直警惕,若是贸然攻赵,必遭反噬。”
嬴政抿了抿有些干燥的嘴唇:“那,该如何是好。”
“燕国。”
“燕国?”嬴政不解:“尉卿请细说。”
“喏!”尉缭躬身一拜,便细细道出自己的想法。
“赵国换帅,其余二晋虽有心也不会妄动。”
“齐楚二国相距甚远,难有影响。”
“唯有燕国可行。”
“当今燕王好大喜功,燕国剧辛也与庞煖一同服侍过赵武灵王,不久前赵将李牧攻陷燕国的武遂和方城二城,与燕国交恶。”
“我等只需出使燕国与赵国,为燕国分出好处,说明与燕一同伐三晋,燕王若允,便能以燕驱赵。”
“再为赵国麻痹赵王,使其与燕交恶。”
“而我等也能乘此机会,对韩进行兵伐。”
“燕王若不允,我等也能置身之外,待后发展。”
说完,尉缭再躬身,不再言语。
大殿内陷入一片沉默,秦王嬴政紧紧的捏着拳头。
良久过后,说道。
“那就以尉卿之计行事。”
“尉卿,此举可有人选?”
尉缭脸露难色,他虽有才,但刚来秦国没多久,很多人都不怎么认识。
让他推荐几个人出使燕赵二国,怕是有些为难。
一旁,李斯看出尉缭难处,便走向前来,说道。
“大王,我有二人,可推荐出使燕赵二国。”
“噢?”嬴政略有差异,论入秦时间,他只不过是比尉缭多出一些而已。
“是谁?”
“甘罗与张唐。”
这二人皆是吕不韦收罗而来的人才。
如今,吕不韦离开秦国有一段时间,他的财脉回归华府大当家所有。
至于人脉,则留守在华府,听候差遣。
李斯与华府有交,华府二当家对他很是欣赏。
又与甘罗张唐一样,都曾是吕不韦的人,由他出面最合适不过。
“张唐此人寡人知道,他曾是先王身边的人,那甘罗又是何人?”
“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
“孩童?”嬴政皱起眉头:“李斯,你可知道,此番出使的重要性?”
“斯知晓,正是如此,才会推荐此孩儿。”
“这又是为何。”
“甘罗有才,其口才之能可比昔日张仪,张唐由与赵国有恶交,出使张唐并不可取。”
“所以,以甘罗出使赵国,以张唐出使燕国最合适不过。”
“这般……”嬴政眯起双眼,衡量过后,应道:“那就让甘罗出使赵国,张唐出使燕国。”
驱虎吞狼,便是如此。
——————————
韩国。
韩王安坐在庭内假寐。
轻轻的微风吹拂而来,岸边柳叶在风中轻摇。
一个年轻人从院外走入进来,宫廷卫士没有出手阻难。
只因此人与韩王有着不一样的关系。
“你来了?韩非。”
“是的,大王。”
年轻的韩非走入进来,坐在韩王面前。
就像是跟家里一样,没有任何客气,就算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国之君,也是如此。
这就是韩非的性格,不拘小节。
韩王似乎早就了解对方的性格,也没在意他的无礼。
“你知道我此番召你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韩非没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