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猜到了张郃可能会耍花样,但他没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上,同时尽量的保持警惕,随时应对张郃可能出现的变故。
但冯习发现,张郃根本没有什么突然的变故。
冯习曾经设想过,张郃可能会假装从东门而出,但在出城后突然掉转行进方向,朝自己杀过来,把自己杀退后,再引兵去接应后军这是冯习对张郃做出的预判。
但张郃军从东门出来后,根本不管身后是否有威胁,直接往城东而去,并且一开始,就是急行军的状态。
这下,冯习没办法了,必须跟着把速度提起来,否则就真的缠不上这支部队了。
因此,冯习也下令,开始急行军,争取在第一时间咬住敌军的尾巴,拖住敌军的进军速度。
就这样,一支军队在跑,一支军队在追.离城快要到五里的时候,冯习愕然发现,魏军突然的掉转了行进方向,冲着自己过来了。
嗯,虽然掉头的时间晚了一些,但终究还是这一套。
冯习看到了魏军掉头,立刻按照之前想好的应对方式,下令士卒暂停行军,就地组织防御.嗯?!
冯习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士卒,在这一刻,连停都停不下来,更别说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了。
冯习的目的,是要咬住敌军,因此一直催促着士卒在进军,双方之间的距离本身就不算太远。
而如今,敌军突然的后军变前军,冲着自己的军队杀过来,这点距离,根本不足以让冯习率领的士卒从追击转换成就地防御。
或者说冯习所率领的士卒,并没有这样快速切换的素质。
张郃率领的两千五百人,全都是禁军组成的精锐,这些士卒到底训练度和组织度更高,虽然张郃突然下令转身杀敌,也让这些禁军有过短暂的无所适从,但好在训练度和组织度更高,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可冯习率领的四千余士卒,都是普通的郡兵而已,冯习能在追击的过程中保证阵型不乱已经很不容易了,突然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换阵型,根本不可能。
因此,冯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军杀入自己的前部军中,打的自己的士卒节节后退。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士卒肯定会顶不住,从节节后退变成全面崩溃的。
一旦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冯习免不了又得败一次,而且这次败了以后,就彻底丧失了牵制张郃的机会了。
冯习显然不想自己的军旅生涯就这么结束,因此,冯习也是发狠了。
直接带领着自己的亲卫侍从,杀到第一线,同时下令全军,也别再转入防御阵型了,反正也转不过来了,还不如全军直接进攻算了。
这么做,固然会让自己的军队死伤惨重,但如今,咱们也没得选了进攻还能拖住敌军一会儿,一旦溃败,那才是要命的事儿。
咱们能打多久打多久,能拖多久是多久。
冯习的应对,倒也没有出乎张郃的预料.事实上,在张郃的计划中,冯习最正确的应对,就应该是跟自己对攻,这才是唯一能拖住自己的机会。
像之前搞什么变换防守阵型,那才是真正的下策。
但即使如此,张郃也不觉得,冯习能给自己造成多大的麻烦.数千人的小规模战斗,张郃对禁军的信心是很强的,冯习没有两倍以上的军力,根本别想挡住大魏禁军的进攻。
这样虽然会花点时间,但终究能彻底击溃这支部队,然后就可以全力接应王昶所部了。
注意哦,张郃的意愿,只是击溃冯习所部军队而已。
击溃这个事儿吧,真不算太难的只要想办法把蜀军分割包围,让蜀军主将无法有效的指挥自己的军队,随着伤亡的增加,无人指挥的这部分蜀军自己就会陷入混乱,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场上的蜀军。
到了那个时候,张郃只需要让自己麾下的士兵驱赶这部分溃败的蜀军,剩下的蜀军,也会跟着一起溃败的。
而这一切,在冯习早期应对失误的时候,已经基本做到了,魏军的进攻,很快速的切入到了冯习军的前军之中,把冯习军的前部给分割包围了起来。
这时候的魏军,正在全力进攻冯习无法直接指挥的前部军。
而冯习也不是白痴,战场局势已经这么明显了,冯习肯定不能坐视自己的前军溃败的,他做出的调整,就是想要用剩余的士卒,重新打通跟前军之间的联系,让自己的部队不至于快速溃败。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