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小半天的进军时间,同时郭淮在撤军的时候,扔下了至少一万士卒,而这部分士卒在被郭淮抛弃后,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崩溃的状态。
既然已经无力去追赶郭淮了,那么郭淮留下来的这份“大礼”,魏延不收下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因此,魏延也放弃了一开始原地防守等待救援的做法,转向配合夹攻过来的吴懿和王平,打通两者之间的通道,尽快完成合兵一处,然后再向魏军的后军掩杀过去。
而本来应该负责牵制的毌丘俭,在看到郭淮单独领兵突围之后,气的直接破口大骂。
这哪里是撤退,这是败逃,大规模的败逃。
对于郭淮带着禁军逃命,留下大部分郡兵自生自灭的做法,毌丘俭也相当的看不惯这不是一个主帅该有的担当。
但.如今就算毌丘俭再怎么骂,他也没有办法了,战场的局势,已经呈现出了一边倒。
本来郭淮的军令下达的就有问题,毌丘俭是在魏延军的身后指挥骑兵作战,郭淮却要求毌丘俭协同指挥在魏延军身前的五千步卒牵制住魏延军这年月也没个移动电话,骑兵和步兵之间隔着两三里路不说,中间还夹杂着一个魏延军,你让毌丘俭怎么去指挥。
而且说起来,你郭淮但凡稍微退的不那么快一点,给毌丘俭一点时间,能让他带着骑兵迂回绕道,前往跟步卒汇合了,那还有的一打.可你郭淮下完军令就跑,一点反应时间都不给毌丘俭,毌丘俭能怎么办?!
你主帅都跑了,留下来牵制魏延的那些步卒们,谁还能有心思给你战斗?!
毌丘俭不是不想救,在看到魏延试图配合吴懿夹攻那五千留守牵制的魏军时,毌丘俭急的,不顾一切的下令让骑兵们做好突击准备,准备不计伤亡的用骑兵突击的方式,牵制住魏延的进攻,给那些步兵们争取一条生路。
但.这帮步兵败的也太快了点。
按照毌丘俭的想法,自己是留守牵制部队的主将,前方的五千步卒虽然自己不能直接指挥,但这些士卒应该知道自己在哪里,至少要坚守一下,等待自己的救援吧?!
可那边吴懿才刚刚杀到,这边魏延都没有开始正式反攻,这样步兵就突然爆发了一阵混乱,然后开始四散而逃。
在那种情况下,士卒为了活命选择逃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们败的这么快,这不是让我这边一点准备都没有嘛。
毌丘俭也是无语了,他从军经历毕竟太少,第一次在战场上亲眼见到什么叫兵败如山倒.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他想做就能做到的。
而且现在对于毌丘俭来说,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需要解决——他接下来,该怎么办?!
前方的步卒已经崩溃了,一旦魏延和吴懿合兵一处,近万人马反身杀过来自己只有两千骑兵,又身处败军之地,军心士气都丢的差不多了,肯定是打不过的。
因此,毌丘俭也必须考虑自己的退路问题。
而这个时候,毌丘俭想到了后军。
后军那边,至少还有七八千士卒,而且有文钦在负责指挥文钦的能力可一点都不差的。
只要文钦还能勉强保持住军卒的士气和阵型,那么在自己的两千骑兵的配合下,想要突围出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想到这里,毌丘俭立刻带领骑兵,快速前往后军支援。
可毌丘俭刚刚带领骑兵起速,甚至都没有跑出去两里地,他就看到了从后方大量涌来的败兵.还都是自家的败兵。
毌丘俭都懵逼了怎么后军败退的速度,比中军还要快的?!
到处都是败军,一团乱麻一样,毌丘俭观察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文钦的将旗所在,带领人马杀了过去,接应出了文钦。
此时的文钦,身边大概只有不到一千人马还在听他的指挥。
两人一碰面,才知道双方的境遇,其实差不多。
文钦倒是想为国尽忠,带领后军的七八千兵马尽力阻挡住张飞的追兵,给郭淮撤军创造条件.但问题是,文钦有点高估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了。
五丈原阻击战之后,让文钦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只要自己愿意跟着士卒们一起慷慨赴死,那么士卒们也会对他不离不弃。
这种感觉倒也不说是错,但前提是,你得是这支部队唯一的指挥官,士卒无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你的命令行事。
可如今的局势却不是这样的。
郭淮才是全军的指挥官,而且是郭淮下达了全军前进突围的军令,更要命的是,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