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七百六十八章 迟滞不前的魏军

第七百六十八章 迟滞不前的魏军

似乎,魏军并没有表现出要急于进兵的架势。

具体原因是什么,魏延不知道,但曹魏进军如此迟缓,倒也让魏延稍微松了一口气。

毕竟,一万多对五万多,终究是一场恶战,魏延巴不得曹魏方面进军迟缓,给张溪领兵支援自己创造足够的时间呢。

当然了,魏延也不是傻子,看到曹魏进军迟缓就会放松警惕,该有的应对措施魏延还是都做了的。

不仅派出了足够的斥候外出搜集情报,探明曹魏军队的动向,防止魏军给你玩什么声东击西的把戏,派出偏师切断自己的后路。

同时,魏延本人也在重泉县积极加固城防,囤积粮草,巡视防务,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一直这样防守着,到张溪率领着一万五千援军进入重泉县,曹真率领的曹魏五万大军,依然是前锋一万人驻扎在大荔县,主力四万人在临晋县,没有任何往西进攻的架势。

都已经停止进攻七八天了。

这很明显,是不符合军事常识的,放着前期突袭的优势不用,难道魏军是等着汉军集结完毕,然后跟汉军一决胜负?!

曹魏就这么有把握,能以五万魏军稳胜三万汉军?!

还是说,曹真此人很注重武德,不打算用偷袭的方式取胜,要堂堂正正的跟汉军在左冯翊打一场?!

好吧,这是说笑了。

这种讲武德的作战方式,早在宋襄公之后就基本绝迹了,曹真要是这个脑子,他能在西北地区闯下这么大的名声?!

因此,张溪和魏延共同判断,曹魏必然有所图谋。

但问题是曹魏的图谋,到底是什么呢?!

难道对面的曹魏兵力有诈,根本没有五万人,因此曹魏方面怕被汉军看破,所以宁可停止进军,也要虚张声势?!

关于这一点,别说张溪,其实魏延早就有怀疑了。

毕竟是魏延,不讨论战略和政务方面,只论军事指挥和战场谋略方面,魏延可一点都不比张溪差,他早就怀疑这一点,并且派出斥候细作,进行详细查探了。

也许因为时间的关系,得到的情报不太准确,但也足够从一些迹象表明,驻扎在临晋附近的魏军,是实打实的五万人。

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差距绝对不会在五千人以外。

这么看来,临晋魏军并不是在玩什么虚张声势,也不是什么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之类的计谋,他们就是实打实的在临晋驻扎,轻易不往前进攻。

可这就奇怪了。

魏军这次突然进犯,声势浩大,一下子连克左冯翊七县,兵锋直指长安,整个左冯翊都已经被调动了起来.怎么就突然停止了进攻呢?!

总不能是曹真怕了张溪,生怕张溪抄他后路,所以稳扎稳打吧?!

这就是开玩笑了,张溪要抄后路,就必须从右扶风出兵,绕道进攻华阴,这样才有可能切断曹真的后路。

但这么做,先不说能不能瞒过已经出了武关道的郭淮的眼睛,就说华阴.华阴县往东不到四十里就是潼关,张溪如果真的领兵出现在哪里,到底是谁包围谁?!

那不是自己主动的往曹魏的优势地区里钻么。

张溪自觉自己再蠢,也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因此,这种可能,也被张溪排除了。

在跟魏延商量了很久,继续排除了一些明显不可能的选项后,张溪得出一个结论——曹魏粮草补给出了严重的问题。

这是目前局势下,张溪能得出的,最有可能解释为什么魏军停滞不前的结论了。

只有曹真率领的魏军在后勤粮草上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才会导致曹真前期进攻极为迅速,但后期却不敢继续往前.曹真必须等到补给到位后,才有底气发动第二轮攻势。

毕竟,潼关以西四十余里,张溪都划作了缓冲区,这个区域内的百姓是少之又少,土地基本无人耕种,曹真无法就地获得粮草补充,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至于在攻破华阴和临晋这两个比较大的县城后,曹真才能获取一定的给养,但这些给养要供应给五万人,也确实有些杯水车薪。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曹真在进入临晋县后,踌躇不前了临晋县距离潼关大概有百余里路,正好够一次出征行军的粮草补给极限,如果不在临晋休整等待第二批给养,那曹魏确实可能面临无粮可用的境地。

一想到这里,魏延立刻建议,由他亲率一万人,前突至大荔县,尝试攻打曹魏的前军先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