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

第二十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

皇帝之位,若是为了传承,孤接受亦可。

若是不要求那么多,也无所谓,燕国皇帝不也自立为帝了吗?”

说罢曹操便转身离开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皇帝果然还是那个皇帝。

却没想到,刘协的声音陡然高了起来,“魏王,为什么会是在这里?”

曹操陡然停下脚步,他不明白刘协在说什么,什么叫做在这里?

却只见刘协满脸都是泪水道:“为什么在许昌时,不让朕禅位,却一定要来到洛阳。”

那一座座山,那伊洛神水,那一位位后汉先帝都在望着他,而他却要在这里将汉室的冠冕交到异姓的手中。

纵然是刘协这样的懦弱之人,他也为之感到羞愧啊。

原来如此啊。

曹操感慨着,而后离开了这里。

他能说些什么呢?

去安慰一个末代的皇帝吗?

那简直太可笑了。

这就是刘协的命运,这是他不能更改的未来。

曹操走出皇宫,他召集了几乎整个魏国的臣子,到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曹操要在生前代汉了。

这本来是战胜刘备后才要做的事。

但现在失败了,却更要做。

建立王朝后,会与如今的王国又大不相同,在如今这个刚刚经历大败,人心纷乱的时期,必须要增强凝聚力才行。

称帝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些人进了皇宫,而后被刘协赶了出去。

曹操得到了这个消息,却巍然不动。

他不是董卓,如果刘协不愿意禅让,他不会强逼着刘协给他让位。

如果刘协真的不愿意他会直接为自己制作一顶白帽子,冠在头上。

魏国是他一步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底气。

当戏志才进宫后,刘协的态度终于改变了。

禅让的旨意翌日便传达了出来。

三辞三让。

这不是虚伪,而是仪式,禅让的每一个步骤都蕴涵着法理。

当在祭坛之上,曹操单手从刘协手中接过冠冕,当刘协跪在曹操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大汉亡了。

那个传承了三百年,出过数位圣王的王朝,就在今日画上了句号。

曹操将真正的皇帝冠冕戴在了自己头上,他转身望向群臣,带着无限的感慨道:“朕今日荣膺大宝,既是汉帝的信任,亦是诸卿的功劳。

尧舜禹将天子之位传给异姓,是为了天下苍生今日朕接受皇位,亦当如此。

汉业崩塌,天下人都说是源自灵帝霍乱天下苍生。

朕一直在想。

当年大汉是如何建立的呢?

是因为秦朝的独夫霍乱了天下,最终起义的关东百姓和关中百姓一起推翻了秦朝。

孤一直以来都记得一句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因为百姓举义而兴,最后灵帝霍乱,于是太平起义,谁能说这不是大汉灭亡的原因呢?

朕以为。

当张角打落汉室天子冠冕的那一刻,汉室难道还真正的存在吗?

或许那时汉室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要在天下间选出一个能够收拾山河的人,而后将皇帝的冠冕的奉上。

今日。

朕承接了这份冠冕,于是大汉最后的使命终结了。

天命不存。

朝廷不存。

皇帝不存。

于是大汉真正的亡了。

大魏立了。

新的朝廷。

新的皇帝。

只剩下新的天命,那便是魏王朝了,那是朕所孜孜不倦所求的,亦将是往后所有大魏皇帝的追求。

尧舜一身,汉魏一体,今日虽然立魏国,然我等皆曾为汉人,曾为汉臣,亦曾以此为幸,汉业落地,魏业兴盛,对历代汉室先帝,亦当有所敬畏。

其汉高皇帝、汉惠皇帝、汉文皇帝、汉武皇帝、汉宣皇帝、光武皇帝,皆当供奉祭祀。

朕今日封故汉帝协为陇西郡公,于陇西国中建立汉庙祭祀,使皇帝銮驾,一切悉如旧制。”

曹操的声音传出了很远很远,祭坛下的群臣皆肃穆而立。

无论对刘协抱有什么态度,今日谁的心情能不复杂呢?

正如当年周王真正覆灭的时候,诸侯心中那种极致的失落。

仪式结束,曹操漫步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