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寂寞难耐,无聊之下才处对象,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果然,在聊天中,王燕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返城,她已经把这里彻底当成自己的家了。
还有徐明亮也表示:自己如果高考落榜,也准备扎根在大馒头屯,还笑着跟李卫国说:“国子,到时候你可得拉我一把啊。”
李卫国笑着点头:“愿意留下的,我们当然举双手欢迎,我们一起在农村创业,没准比城里还有前途呢。”
当即又有两名知青表示,他们也希望能留下来。
这两位,一个是女知青,来自辽省的林青;另一位是来自山东的汉子鲁大龙。
他们选择留下,主要是这两位彼此瞧着对眼,正处对象呢,如果返城的话,分处两地,不用说,肯定就吹了。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本站.
这俩人感情很好,当然舍不得。
最主要的是,李卫国许下的承诺,叫他们很是心动。
不说别的,就算是像高大林那样,在罐头厂上班,他们也知足了。
不过鲁大龙还是要跟李卫国确定一下:“国子,我们要是留下,以后真能去罐头厂工作吗?”
李卫国也面色郑重地点点头:“大龙哥,没问题,这个我完全可以保证,甚至以后,只要能力够,还可以走上管理岗位。”
在李卫国的计划中,罐头厂只是试试水,以后肯定还会建立其他厂子,就缺少信得过的帮手呢。
“好,那我和林青也留下!”鲁大龙当然相信李卫国。
剩下的几名知青,就比较犹豫了,确实有点两难:他们也想回城,和家人团聚;可是又舍不得这边的机遇。
“不着急的,大家可以写信和家里商量一下,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就算大家回城,我们也依然是朋友,也不会断了联系。”
李卫国笑着和大伙说道,平心而论,他当然希望这些知青都能留下,跟他一起创业,毕竟知青们的素质,还是挺高的。
但是他也不会去做一厢情愿的事情,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各不一样。
大家也都点头答应,毕竟这是他们人生中的大事,确实需要慎重选择。
等到晚上,李卫国去鹿场那边值班。
这里也终于告别了马架子时代,三间房,两铺炕,翻跟头睡都够用。
今天晚上值班的是赵广定,另外一铺炕上,睡的是李大勐和金铁柱哥俩,他们也一直没回家,在这边跟着学习养鹿的经验,等过了端午节,就准备把梅花鹿赶回去。
经过半个月的恢复,运回来的这批梅花鹿基本适应过来。
睡到后半夜的时候,外面传来大黄的叫声,然后就有人拍窗户,翠花婶子的喊声也响起来:“广定,广定,快点起来,要生啦!”
赵广定迷迷湖湖爬起来,直接蹦到地上,他有点睡迷瞪了:“俺要当爹啦,俺要当爹啦!”
外面传来翠花婶子的叫骂声:“你个老犊子,是小芳,小芳要生啦!”
“俺就说你没到月儿呢,也挺好,俺要当姥爷啦,走,快点回家!”赵广定赶紧穿衣服。
李卫国也爬起来,跟着一起回去,生孩子是大事,村里条件又落后,要是有危险,就得赶紧开车拉公社或者县里去。
这些天,约莫着快要到日子了,翠花婶子就一直在这边陪着闺女。
等他们回来,村里接生的五奶奶和几个婶子都来了,正忙活着呢。
“用不用送医院啊?”李卫国也没进屋,在门口喊了一声。
五奶奶经验丰富:“没事,能生。”
那就好,李卫国又想起来一个事:“那我开车去把大林接回来。”
因为罐头厂那边忙,高大林并没在家。
“国子,那就辛苦你跑一趟。”翠花婶子也忙晕了,才想起来这茬。
“没事,不然今天也得去县里送一趟鸡蛋。”李卫国答应一声,就赶紧回家。
天气热了,现在一周就得跑一趟县城,昨天晚上,鸡蛋都装好了,李卫国开车就走,越走天越亮,等到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正好也赶到罐头厂。
他把高大林从被窝拎出来,猴子一听说媳妇要生娃,也麻爪了,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叫王军开轿车拉你回去!”李卫国吆喝一声,他可不放心高大林自己开车回去。
“对了,我买的红糖和挂面!”高大林又跑回来,拿上东西,拽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