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书剑酒 > 第一卷 青萍末 第二十五章 白纸灯笼

第一卷 青萍末 第二十五章 白纸灯笼

着些许血腥气息,这一些光景便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麻雀,蛇虫鼠蚁四处逃窜。

西边稻田,先是有一盏盏白纸灯笼凭空显现在稻田两侧,随后又有乌鸦从四面八方低飞而至聚在一起,像是一条长达数丈的石拱桥,搭在条安和稳静的河泽上。

圆月高悬正居中,镇中狗吠顿时连绵不绝。

青林镇的一镇之长张元并未在意,只是觉得这过路的生人挑夜色赶路,不在家中休憩,怕不是脑子 有病。

只不过镇内的狗,这一叫,便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奋进激昂,毫无丝毫停下的意思,张元听的烦了,没了睡意,便索性下床站起身来点亮明火,掌灯缓步走到窗前。

乌云蔽日,窗外漆黑一片。

——

青林镇在大晋国境里,说破了天也就堪堪算个三流镇子,穷乡僻壤,土地贫瘠,再怎么栽种也只能种出稻米来,养活不了太多人口,一些青壮男子,凡是有些志气的,也会带上三四日的干粮背井离乡去京城找生计,见识花花世界,差些的便是去武陵源,再怎么说,捕鱼也比一辈子坐井观天好上些不是?

再不济的便是去边境小城谋求个维持生计的活,暂且不提外出的男儿能否发家致富,单单说出去的人离去后无一归还,便大致可以说是“死在外边了”,出去的人死了,四十年的春去秋来,镇上没了年轻一辈的激情,自然没了幼小婴童。

尚如今的镇子放眼望去,方圆几里,只剩下六十多户人家,没了而立之年男子折中,除去镇长一位不惑年纪的中年男子,剩下的便是些老弱病儒,就像是世俗之外的遗忘之地,谁家老人花开花谢,无人在乎。

只不过说起近些年,除了源源不断去往外界的青壮外,外来之客便只有队马队。

除去妇人觉得稀奇,汉子无一人在乎。

张元低声嘟囔了些什么,大致听不明白,只不过看那样子,大抵是在骂骂咧咧,再随意扫了几眼,正要掌灯回屋,下一刻却如遭了记五雷击般,呆在原地,似是不太相信,又揉了揉眼睛。

在不远处的稻田上,怎会凭空出现白纸灯笼?

再一睁眼,毫无破绽。

莫不是有镇子内贼偷窃?

这位一镇之长张元实际上说是镇长,能管辖的事也无非微不足道,坐上这个位置,凭的还是二十年前夜里提了几筐鸡蛋孝敬前镇长,不仅继承了位置,连前镇长女儿也连哄带骗做了妻子,在当时的青林镇子算得上年少有为,只不过二十年的春去秋来,当初小家碧玉的妻子变得面黄肌瘦,腻了。

张元大口大口呼吸空气,一不小心,烛火落在地上。

这一动作幅度太大,将床上一边睡的颇深的老伴吕氏也给惊醒。

吕氏睡眼惺忪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窗前那掉落在地上的蜡烛,不禁有些恼怒,“死老头子,大晚上不睡觉,找死啊你!”

张元并未言语,对于老伴时不时的谩骂言语早已习以为常,只是默默蹲下身拾起蜡烛,动作熟稔无比,只不过并没有吹熄,反而将其稳稳当当放在离折窗不远的柜台前,借助烛光披了件粗布厚重衣物, 思索片刻,来回走了几步,看向床边,那里有一把有些年头的大刀,据说当年张家在老祖那代辉煌了一世,做了个开国大将军,这把刀是当年太祖皇帝亲自御赐给张家老祖的,只不过张元只是听说书人说过,少时将那位老祖宗奉为一生追求之人,如今便是一笑置之。

而在大刀旁边,则是一根不过二指粗实的木棍,张元平日进山打猎,并不喜欢拿刀,反而带的是易携带的木棍,这次毫不例外。

吕氏妇人见张元不理不睬,兴许是心底那抹微不足道的骄纵心理作祟,此刻也顾不得多年夫妻情分,没了睡意,直接坐了起来,只不过这一过程中,那臃肿肥胖的身子压的床板吱吱作响。

“死老头,你又发哪门子疯?大晚上的你要死去哪里?”

实际上也怪不得张元听到些风声草动便要离家,家中有这么个强势的妻子,料谁也不愿面对,只不过二人相濡以沫二十载有余,膝下却无子孙,这等小事在建康那繁华世界,自然只需片刻便能查出病因,只不过在尚如今较为封建的青林镇子,没有医者,那同镇的流言蜚语,自然便落在张元一人身上。

张元沉默了会儿,“这么大的狗叫声,我身为镇长,自然是要去稻田看上一看,如今入秋了,稻米应当是都是熟了,可别让手脚不干净的给糟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