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黎一听快到从怀城,眉头便紧紧地皱成一团。
从怀城绝对不是一个好地方。
他从夏阮的手中接过信函,回答道:“小的知道了,小的马上就去办。”
夏阮点了点头:“你等会去王管事哪里领五十两银子,一路小心。”
现在的雪虽然已经停了,但是不知何时还会再下,多带些银子在身上,多少也有些好处。
重黎听了微微一愣。然后感激道:“谢谢小姐。”
“嗯,你去吧。”夏阮吩咐完之后,重黎便缓缓地退了出去。
重黎离开之后,外院的事情便要交给六子来办,她盘算着要多久才能从朱砂那边听到消息。
茴香已经离开了夏家。
夏阮想了一会觉得浑身困乏。便躺在床上,略微休息了一会。
她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周围很安静。
夏阮揉了揉眼,瞧着外间暗淡的灯光,轻轻唤了一声:“杜兰?”
很快,杜兰便走了进来,笑着道:“小姐你醒了?刚才夫人来看你了。瞧你睡得正香,便没有唤你。厨房备好了小菜,还热着呢,奴婢让人送来?”
夏阮想了想才说:“母亲怎么来了?”
母亲很少会主动来海棠苑,大多的时候母亲都害怕会打扰她办事。前段时间,艾叶不小心说漏了嘴。说母亲夜里来瞧过她几次,每次她都在看账本,所以便没有进来敲门。
夏阮在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母亲身边总是要有一个陪着母亲说话的人,等翠柳身子稍微好些了。便让翠柳回母亲身边伺候。母亲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翠柳,如今换了人也不习惯。
她觉得自己这个女儿似乎有些不孝,母亲何时来瞧过她,她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杜兰一边伺候她起身,一边高兴的说:“夫人给小姐做了几身衣裳,放在外面呢,奴婢拿进来给您瞧瞧?”
夏阮含笑道:“也好,你拿进来我看看。”
很快,杜兰从外间走了进来,夏阮从杜兰的手里接过了衣裳瞧了起来。
这些是最时兴的料子,花色也是她最喜欢的。夏阮瞧着手中的衣裳微微发怔,母亲的心思,她自然是明白的。
再过一些日子,萧九就要从洛城归来,到时候她的亲事也就拖不了几个月了。
母亲想多和她在一起一些日子,却又担心她的年纪太大,外面的人会说闲话。
夏阮每次只要一想到母亲站在屋外,瞧着屋内却又犹豫不敢进来找她说话的样子,多少有些心酸。她这一年多,一直想着赚钱,想着如何保护母亲和弟弟,却很少陪在母亲的身边。尤其是她‘大病’那些日子,母亲几乎每日都会来看看她。
想到这些,夏阮苦涩的笑了笑,生意的事情先搁一搁,多陪陪母亲。
“这些衣裳的料子都是京中最时兴的料子,小姐你瞧这件……”杜兰指着一件嫩绿的衣裳道,“这是蜀锦。”
夏阮笑了笑略微思索了一阵才道:“你去告诉王管事,这些日子账本就不要送过来了,我想歇息一阵子。”
杜兰睁大了眼,看着夏阮,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夏阮的嘴里说出。
从前小姐每日经常忙到深夜,只是为了核实账目。杜兰也劝过夏阮,不要这样累,可是每次夏阮都是笑着点头,却丝毫不改变。对于自家小姐这样拼命,杜兰也是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多点上几盏灯,怕伤了夏阮的眼睛。
外人都说夏家三小姐若不是依附李家,绝对不可能迅速的站到如今的高度。但是杜兰是夏阮的贴身丫环,她每日都能看到夏阮辛苦的样子,绝对不是外人说的那般轻松。
和李家并肩的江家,何家,还有东萧……
这些家族的亲戚,也没有人站在夏阮这个高度。
杜兰等了一会才道:“小姐,你是说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夏阮忍不住无奈的笑了笑。“难道我还诓你不成?我记西城那边有几个厨子是从东阳县来的,到时候让他们做好了饭菜送到母亲的屋子里去。”
厨房里的人虽然也是东阳县的人,但是手艺自然是比不上西城酒楼里的厨子。
这些厨子是她和王管事精挑细选的人,手艺不会比京都任何一家酒楼的厨子差。
西城的酒楼已经开张。她是可以好好的歇上几日了。
杜兰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对了,小姐……白藤你准备怎么办?”
茴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