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人是尧方的神职人员,身上的东西肯定不一般,咱们得想办法弄过来看看。”
我道:“尸体拉不动,而且就算拉过来,那东西肯定会掉下去。”
豆腐不信邪,说一具干尸怎么会拉不动,他将我挤开,双手绞住绳索狠狠用劲儿,尸身照样纹丝不动。
众人一时束手无策,这尸体就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儿,怎么会拉不动呢?
万事通揣测说:“不会是石化了吧?"
豆腐不明所以,问道:“我只听过化石,那得上万年才能形成的,可没听过石化,石化啥意思?”
我倒是听过石化的说法,以前还在新闻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说我国陕西西北部有一个身处大山的古老村寨,保留着一种陋习,叫‘地仙葬’,当地人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古老风俗,就是如果老人家活到八十八岁还没死,就要进行地仙葬。即由子女为老人选好成仙地,将还活着的老人背到那个地方,挖一个硕大的土坑墓穴,将老人放进去,然后用事先打好的石板,将土坑盖住。
老人家在里面出不来,不消几天便饿死在里面。这一陋俗在我们看来极其残忍,当时有一些探险的驴友无意间进了这个村寨,发现这个地方居然有这么可怕的风俗后,立刻通知了当地的市级的新闻记者。
但离奇的是,这些村里的老年人,反而为自己的子孙说话,并不觉得是自己的孩子不孝顺,甚至认为是理所应当。后来,经过民俗学家分析,当地之所以会诞生出这种骇人听闻的风俗,并且流传如此之久,事实上和当地的历史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十五章 地仙
那一带古时候没有大河,加上气候干旱,因而经常闹饥荒,饥荒年月,家里的粮食肯定不够吃,久而久之,自然有人要做出xishēng。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出于强迫,最先被xishēng的都是老年人。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天生都有亲幼的天性,即喜欢幼小而不喜欢老人,而人类的道德体系,要求人们要孝顺、感恩,因而在正常的时候,一般都是家庭和睦的。
不过,这种和睦一但到了极端条件下,比如饥荒、天灾,人们的本性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时,强壮的成年人将面临选择,食物不够,必须要放弃一些人,是放弃孩子还是放弃老人?在极端条件中,道德的束缚被降到了最低,因而产生了xishēng老年人的惯例。
现实中,多的是父母为了生病的孩子倾家荡产筹钱的例子,催人泪下,但又有几个子女会为了重病的父母去倾家荡产呢?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生物的亲幼天性在作怪。
因此,由于那地方的地里条件,天灾频发,历来就和饥荒贫困连在一起,因而古来就有放弃老人的习惯。到后来,这一习惯就成了习俗,估计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完全没有劳动力,再加上这个年纪,大部分都会疾病缠身,而当地本来就穷苦,因而子女无力,或者说也不愿意付出巨大xishēng去照顾一个老人,所以这种残忍的陋习被保留至今。
而当地的老年人,祖上一辈一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思想固化,认为自己这个年纪了,确实该死,反而不会去怨恨自己的子女,说白了,因为老年人同样会亲幼,希望自己的子女、孙子过的好,因而毫无怨言。
所以,我一直认为,在人类道德体系瓦解的环境中,还能保持德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大德的人。
这种暴露人性恶劣本质的陋习令人触目惊心,因而新闻上也没有报道,只有几家小报纸有过报道,但小报给人的印象就是夸张和不实,所以大部分人看了,可能会以为是杜撰,但我知道是真的,因为我以前收山货的时候有路过那个地方。
当时还正巧看到一副儿子流泪背着同样活着的老母上山,周围有人吹唢呐,有人撒纸钱。当然,这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地方现在应该已经通了公路,估计这种陋习已经绝迹了。
当然,整个故事还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