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师傅苦留不住,最后只对她说:“下山后若想保得平安,须冷情静心,明眼于世,万不可将真心托付于他人。”
“若是做不到,当如何?”
“人若无心会怎样?”对她的问题师傅又反问于她。
“人无心则死。”
至今她仍然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的,但终究她还是失心于人,落得如斯凄惨。
师傅在她离山时曾说过只要她肯回宫,一宫之主的位置便是她的,只是她觉得无颜回去见师傅,死活不肯回宫,直到听闻师傅病危才回九宫,师傅拖着最后一口气不肯咽下就是为了等她。
她记得师傅拉着她的手,当着所有九宫弟子的面把宫主之位传给她并嘱咐道:“你入山之时卜的那一卦乃是九离帝王卦,是身怀龙运之人,注定一生清冷,若要安身立命,弃爱绝情,记住……一定要弃爱绝情……”
弃爱绝情吗?
师傅临终之语犹在耳畔,她不想再违逆师傅的话,可是情这种东西她控制不住也摒弃不掉,她的大王夫君又让她的心不再冷漠。
她该弃爱绝情来换取如画江山吗?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她登上九重宝塔君临天下的画面,满目风光尽收眼底,她睁开眼弄词自嘲。
“黄昏落日映苍穹,池上孤影几寥落。似水流光过,垂眉间,已是江山无限。”
正兀自笑间,忽听梅林深处传来朗朗清韵。
“那年微雨初染尘,一语誓约定终生。尘世烽烟止,再回首,不见转瞬红颜。”
一番清愁喟叹入耳,竟显那人多情的一面,虽然在罗缨心里,此人最是无情。
文十六
她早料到,她一出宫他便会来寻她。
即使有过心里准备,当那个曾弃她于不顾的男人出现在眼前时,她还是咬紧了牙关。
他仍然俊美无俦,一身黑色蟒服却也掩不住他卓尔不群的英姿,天生一种威慑天下的王者之气,双目锐利深邃,眉间藏聚风云,不觉给人一种压迫感。
罗缨深吸一口气随即调笑道:“瑞公口中的红颜所指何人?”
“是你。”一声浑沉的肯定之声,竟让罗缨心头一颤,想不到清贵如他竟也能回得如此坦荡直白,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王爷一向醉心于功业,何曾留恋过美色,要不也不会至今还未娶王妃,莫要与本宫说笑。”罗缨施施而谈,面上并无太大起伏。
姬子凌迈步踏进小亭,停在罗缨身前,环顾一遍四周红梅,又将目光停在罗缨身上,嘴角噙着笑,真是万般风流,“你知我从不说笑。”
罗缨垂眉低笑:“对我难道你就没有一句抱歉可说。”她算不得大度之人,对于当初之事她仍然耿耿于怀,她代他领兵在邑都苦苦坚守了一个多月,她没有等来他的援兵,只等到他一句弃城,让她输得一败涂地。
“本公对当初的决定有愧却无悔。”虽然这么说,可罗缨却见他面上并无愧色。
他确实有资格这么说,事实也证明他放弃救援邑都而保存实力是明智之举,在最后对雍国的反击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少胜多败雍国大军于邑都外的原野,迫其撤兵。
后世称此役为第一次邑都会战,多认为雍国败在轩辕欲的好大喜功之上,而封国能险胜,多亏姬子凌的‘舍得’,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正因为姬子凌舍弃了邑都,让轩辕欲被战功冲晕了头脑,急功近利之下,不等队伍休整就向封国内里突进,才使得封国大量集结的军队有机可乘。在当时来说,邑都是封国的边境重镇之地,可以说失了邑都封国岌岌可危,敢放弃邑都之人可谓胆识非常。
故此役之后,姬子凌名扬天下,威震四海,有传言称当时封国的大王甚至欲废太子而改立瑞公为储君。因他用兵善谋所以世人更是称他为神策者,与被喻为神武者的雍国一代名将皇甫止战齐名。
好个有愧却无悔,闻言罗缨媚眼半眯,瞧,这位便是她曾经托付终身的良人,在他眼里家国天下永远比她这个红颜知己重要。
忽然间罗缨冲着姬子凌无邪一笑,并非千娇百媚,倒是一脸憨态可掬,更有几分灵黠动人,红唇轻启,温吞道:“还爱我吗?”
姬子凌根本无法错开罗缨的注视,他看见她的眼底有丝妖娆雾气,同她初夜时的那双眸子一般无二,生生魅人。
他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