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清北路的东与西 > 第24章 纪念(2)

第24章 纪念(2)

“就是那个暑假,我拒绝了小伙伴一切同去上山下河的邀请,把这一套四本的《笑傲江湖》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看到最后我真的有点分不清我到底是谁,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就是令狐冲,书里的那些故事我好像真的经历过,说话走路都是令狐冲的样子,周围人都笑我走火入魔了,那时候我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把解读金庸先生的作品当成工作,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再也没有这样迷恋的感觉了,以至于我谈恋爱的时候都会觉得对不起女友,明明是恋爱啊,应该是最美好最沉迷的,可是我并没有像当初读《笑傲江湖》的那样迷恋她、她们,所以我觉得惭愧。”六哥自嘲的笑了笑,“所以我现在很是孤家寡人一个,金庸先生的笔下是一见杨过误终身,先生却不知我一读金庸误终身啊。”

“你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神仙姐姐、小龙女那样的女朋友,肯定找不到哇,金庸先生也是因为现实中没有找到这样的女人才塑造出这样的角色。”李导调侃道,他是香港人,之前说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会儿调侃六哥,港普的口音不自觉就流露出来。

“我这就算抛砖引玉,下面请李导说说?”六哥看着李导。

但然一看有六哥在,她这个会场主持轻松多了,只管照顾好大家都茶水咖啡就可以了。

“我就不说了,我拍了这么多金庸先生的作品,在剧组里什么事都经历过了,就连鬼魂都见了不少,对我来说金庸先生作品以外的故事,已经远远盖过了作品里的故事。”李导自谦的笑笑,转头对杨阳说,“听说杨总也是个武侠迷,就让杨总给咱们讲讲他的故事吧。”

“我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故事,易晓,你要不要先讲讲?”杨阳想着先礼让一下妻子。

没想到易晓说道:“我没看过金庸的小说,我一般只读经典的世界名著,对武侠这种比较浮夸的东西不太感兴趣。”

气氛一下子变得凝固,六哥的脸色更是变得僵硬。

“都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但更是少年人的幻想,大部分人都是在年少的时候读武侠,就成了一生的情怀,就像吃遍山珍海味依然怀念小时候妈妈做饭的味道一样。”这种情况但然这个会场主持就必须出面打破僵局了,其实但然并不太想说话,日常生活中她能感觉到自己带着学院派风格的话一出口,就有人明显不爱听,“古罗马人每年都举办狂欢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奴隶,人人都可以参加,他们戴着面具,为的是所有人都享受这一日的平等,其实这一日的平等改变不了任何人的生存,但却让所有人都灵魂得到了自由,包括上层的人,他们也可以卸下所有伪装,尽情歌舞。武侠作品就好像是这个狂欢节,其实很多教授学者也喜欢看武侠小说,因为他们的童心得到了解放,毕竟他们自己内心深处也是个老顽童。金庸先生太懂得把握大众的文化心理机制,再加上他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深刻的社会认知,才能把大众文学写得如此经典,就像《哈利波特》的流行一样,那就是现在孩子的必读书目,再让他们去读金庸,可能也无法像我们那时候那么热爱了。这就是文化的狂欢,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记忆,大众文化会更新换代,但却是必需也是必然的,而且作为文化工作者来说,也更应该关注大众文化,因为这关乎人类的幸福。”

但然的一番发言,空气虽然流动起来,但并没有让气氛重新活跃,大部分人都是听懂了每一句话,

但整体一连起来,就不知但然究竟在说什么了,但又隐约觉得是这么回事。

不过六哥带头鼓掌起来,众人便也跟着鼓掌,气氛终于重新活跃起来。六哥来时但然正去接栀子,他们错过了自我介绍,他并不知道是但然请他来的,以为她只是个服务生小妹,没想到说话头头是道,让他很是意外,他接过但然的话头说:“这位小姐说的太好了,当年我可是抱着写武侠小说的志愿报了中文系的,可是一入学,我们系主任就讲,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而是培养学者的地方,当时我还不以为意,可是读过《百年孤独》,我整个人像挨了一记闷棍,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当时就放弃了要写武侠小说的念头,马尔克斯的境界才是吾辈之光啊。”

“好了好了,别说你的心路历程了,还是听听杨总的故事吧。”李导再次把话题转移到杨阳身上,他想着杨阳既然是个武侠迷,证明他也是个大众文化爱好者,让他投资影视应该很有希望。

“我的故事其实有些无聊。我看金庸作品太早了,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了,当时我妈要上班,没时间照顾我,就把我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