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weiquxs.net小宇,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个领主,将来也能够成为统领这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好皇帝。以后好好干吧,我看好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带领华族步入另外一个辉煌。”
方啸宇点点头:“谢谢岳父大人的赞赏,我一定会做到的。”
整个兰芳帝国已经形成了中华领与夏家两强并立的局面,就在世界各国关注着帝国局势,猜测是否还会爆发新的内战时,夏家突然宣布并入中华领,同时夏家势力将淡出军界政界,转而进入工商业发展。
随着夏家的加入,中华领已经控制了绝大多数兰芳帝国的领域,看到大势已去,夏侯兄弟也自觉的宣布将东海三郡交给中华领,夏侯家族也同时决定淡出军界政坛,以工商业为发展方向。
中华领以和平的方式统一了整个兰芳帝国,中华领的行政中心遂在大多数官员的一致倡议下,改换到了京城。
对于夏侯家的退隐,方啸宇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意外的是他没有想到夏侯家居然这么识趣就自动退出了,惊喜的是在接受了兰芳帝国第一舰队的五万多海军人员和规模庞大的海军学院之后,方啸宇手里的海军人才和培养机构的底子厚了很多,简直让他有了一种暴发户的心里。
获得了整个兰芳帝国的控制权,夏侯家也淡出了政治舞台,一切的条件都已经充足,在众多亲信重臣的拥护下,方啸宇开始考虑登基称帝,建立新的王朝。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方啸宇对称帝看得并不那么重要,在他的心目中一个民主一点的政体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但是他也很清楚政体的改变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历史来推动。在拿不定主意之下,方啸宇决定先看看民间的风向,试试民众是否接受更加民主的政体。
两天以后,一家中华领的报纸刊登了《华族是否需要皇权》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中写到西大陆的撒尔帝国和新大陆的圣马丁帝国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倭国也有这样的倾向,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该理智的思考一下,华族是否还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皇权国家。
第二百九十五章 国体论战
在这篇匿名发表的报道中,不但详细的分析了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优缺点,还点明了君主立宪制和完全的民主共和制将是未来政体的历史走向。
这篇文章一出,举国哗然,人们都有些不知所措。这样质疑皇权的文章在过去可是谋逆罪,要株连九族的。
不过中华领一直倡导言论自由,倒是没人以谋逆罪来斥责,即便如此其他报纸也没有几家敢接这样的题目,如果中华领高层因此发怒,可不光是报纸被查封的结局。
就连中华领政府内部也对这篇报道众说纷纭,虽然高层大佬们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底层的人,尤其是那些异常崇拜和拥护方啸宇的人,却显得群情激奋,他们认为这是有人故意挑拨,阻止方啸宇建立新国家,是兰芳帝国的残余势力在作祟,应该予以严厉打击。
其实这篇文章根本就是方啸宇写的,他只是想试探一下,看看国家有没有向民主方向发展的可能,但是他的命题有些太过石破惊天了,居然没有人敢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见到这种情况,方啸宇不得不在报纸上以他自己的名义发出了一个声明,表示民族和国家的富强才是他最根本的追求,对于做不做皇帝却并不在意,他希望全国能够对这篇文章进行讨论,让全国民众来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
有了方啸宇明确的支持,全国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著名人士开始在报纸上登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旅海郡的《东海商报》发表文章,表示撒尔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一定的优越性,这样的政体更有利于商业的流通和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这显然是东海地区商人们的见解,那里多是海商,他们走南闯北,看惯了各国的情况,对撒尔帝国比较宽松的商业环境也是认可的。
他们在文章中也承认中华领拥有更好的商业环境,但是他们强调这样的政策,都是建立在方啸宇的英明领导之下,但是人都有老去的时候,当方啸宇百年之后,谁又能保证方啸宇的后代不会出现不肖的子孙。
《东海商报》的观点,尤其是谁能保证方啸宇的后代不会出现不肖的子孙,这句话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毕竟这是每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结局,强如兰芳帝国不也灭国了吗?
但很快不同的观点就出现了,楼兰郡的《西北晚报》的文章就表明由于近百年来兰芳帝国的止步不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