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没死!”姜紫的声音都有些尖锐了。
张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并未反应过来,只带着几分惆怅道:“赵慷出身赵国世家,世家该学的他一样没少,当初赵国被灭后,举家逃亡到齐国,辅助齐王,一心想要齐国灭了秦,恢复赵氏荣光,自有几分心机手段。”
姜紫已经目瞪口呆了,范喜见她神色不正常,捏了捏她的手,“赵慷什么的不用放在心上,当初他失去精血,身体底子毁了,蹦跶不了多久,要是重新习武,基本没可能了。”
她才回过神来了,呐呐道:“他以后可不需要习武,只要用脑袋就够了,还不知会怎么折腾呢,就怕他来个阴招。”
范喜不以为意:“放心好了。”
“三郎哥,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徐氏和赵嬷嬷从房间里出来,刚才姜紫几个就在屋檐下说话,并未瞒着,徐氏显然也是听见了的,想到当初这赵慷还绑走了姜紫,徐氏就全身发抖。
张廉见状,叹了口气道:“夫人倒是不用这么担忧,赵慷再厉害也远在咸阳,要说担心的该是侯爷他们了,他们正在咸阳呢。”
徐氏沉默不语,在咸阳的,她唯一担心的只有一个即将出嫁的姜嫣。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个女儿虽然一直跟她不太亲近,但到底也是她生的,怎么能一点不忧心,尤其有那样的阿爹和继母。
姜紫拍了拍徐氏的肩膀,要不是看到最近徐氏再缝制喜庆的衣裳,她都已经忘了还有姜嫣这个妹妹了,姜嫣要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徐氏就越来越愁了。
现在又知道了赵慷……
张廉赶紧道:“这都是听张旺说的,他是个不着调的,嘴上瞎胡咧咧,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假,说是看到过赵慷,谁知道呢。”话虽如此说,张廉却是信了的,张旺说的有板有眼,不过为了安慰徐氏罢了。
徐氏抓紧了手中的手帕,脸上隐隐松了口气。
姜紫也不再继续问了,赶紧岔开了话题,跟徐氏和赵嬷嬷道:“阿娘,赵嬷嬷。你们看这是我刚才磨出来的豆汁,一会加点白面,做豆包吧,给三郎哥也拿些回去。”
徐氏点点头,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的跟赵嬷嬷下去了。
等她们走了,姜紫才赶紧问后续,原来是张旺之前在咸阳是看守城门的,他和赵慷本来就是旧相识,赵慷刚进城,他就认出来了,赵慷也认出了他,在城门口张旺故意和押送赵慷的官差攀扯,赵慷找到机会,给了他一点好处,并画了一张大饼,张旺就帮他打点了一番,得了机会能从牢房出来,只是赵慷更狠,居然选择进宫去做太监了。
因为他聪明,运气也不错,很快就从洒扫太监一跃进了秦始皇跟前,于是给张旺谋了个回乡征丁的差事。
张旺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说是征丁,现在却没有动静。
姜紫眉心突突突的跳,想起那张旺之前还叫嚣着要抓姜泓几个去修长城和打匈奴的,莫不是和赵慷商量好的了吧?若是这样,难道她真的是那个悲催的孟姜女么!就算是有了灵力,就算是夫婿是一只狐狸精也要去修长城?!
下意识的看了看范喜,范喜见她眉心紧蹙,满脸就差挤出一个愁字来,在她额头上刮了一下:“真是笨蛋,还不让我知道你想什么,不然怎么给你解忧。”
姜紫心中纷乱,问张廉:“征丁是什么时候,张旺现在有动静了么?难不成还能随便抓人的?”
张廉道:“这倒不是不能,也不是他说了算了,得有朝廷下的征丁令,这平时的徭役、赋役的,都是有定制的,若是遇到战祸可能会增丁,修长城前头已经抓了很多石匠走了,也难说。”
就连樱木这回也竖着耳朵听着,心中啧啧称奇,想不到穿越成小狐狸不说,还和秦朝的几个牛人有牵扯,赵高啊,若是弄死了,以后还有‘指鹿为马’吗?
樱木兴奋的手舞足蹈,姜紫捏了捏他的耳朵,小声嘀咕道:“这回肯定会有些麻烦了,想不到需要升级打怪不说,还得遇到这些糟心事,真让我哭长城没门,直接冲垮还差不多。”这么一想,顿时心中一宽,还是先修炼最重要,这长城再让她这么烦扰,她就去毁了算了。
等张廉说完,范喜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先把张旺解决了再说,至于那赵慷,哪天他亲自去结果了他!
徐氏和赵嬷嬷做饭的手脚快,这石磨做的好,豆子是提前泡好了的,很快的就用豆汁了和面,又包了之前姜紫准备好的红豆沙,满室都是豆香味。
小丸子已经舍弃了捡狐狸毛第一名的目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