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哈哈一笑,“听老孟说纪先生学问不错,没想到这样年轻,果然英雄出少年。”
“岂敢,在下的学问究竟如何,还请老爷子亲自下一个论断。”纪南书不是个书呆子,知道赵均阳不会只是想看看他,既然做了他孙儿的先生,自然有要受考较的觉悟。
而且,他亦很希望能够得到这赵家之长的肯定……
老爷子点点头,似乎对他这回答颇为满意,随即叫孟管家将赵岚带出去,随后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个来回,忽然丢出个问题,“纪先生觉得,这孩子该教些什么才好?”
这孩子指的当然就是赵岚,纪南书想了想:“相处时日尚短,不好说什么,在下只向老爷子说一句,君子不器。”
一个人,又岂能像容器一样,将自己限定在某种范围之内。
片刻之后,书房里传出了赵老爷子豪爽的笑声。
从书房里出来,纪南书松了一口气,他觉得出来,赵老爷子对自己颇有好感——这是个好的开始。
也因此,当他在花园中看到独自一人正在秋千上假寐的赵雅时,他一时按捺不下喜悦,快步走了过去。
“小雅……”轻轻叫了一声,少女睁开了眼,“纪先生。”
她的目光,是疏离的,冷漠的,“先生找我有事?”
“我……”他忽然觉得口拙,只有从怀中摸出珍藏了一年的玉佩,“小雅,你还记不记得……”
“对不起,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少女忽然从秋千上跳下来,“我还有事,纪先生,失陪。”
话音未落,她已经转身快步的跑开,用来绑发的缎带在空中扬起一个漂亮的弧度,似乎有些不真实。
留下纪南书怔怔的立在原地,紧握在手中的玉佩被焐到发烫。
杜若花园(三)(1)
没有人告诉纪南书晚上公馆里有社交晚会——还有个舶来名词叫什么“派对”。嘈杂的音乐声闹的他无法看书,只好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
挑着玉佩在眼前晃,不由得想起一年前的林林总总,还有下午时,赵雅冰冷的目光。
南书,我一定会回到你身边。
言犹在耳,也正是因为一句离别之言,他离开宁静的水乡,来到灯红酒绿的大上海。
可是……
“林先生,”有人敲门,他收好玉佩开了门,只见是林姨带着赵岚,说是小少爷要去看舞会,可她又临时有事要忙,正好路过他的门口就进来问一问能不能帮个手。
他想了想,笑着答应下来。
带着赵岚到了大厅旁的休息室,他隐在天鹅绒的帷幔后面张望大厅里的情形,灯火辉煌,衣香鬓影,赵老爷子面子不小,看舞池中各人面貌,军、政、商、学,似乎汇集了各方的名流。
他看见赵雅穿着高级的洋装,拿着香槟,盘了发髻,一缕卷发俏皮的垂在鬓边,言笑晏晏的周旋在客人中间。
那摩登的样子,怎样也无法与记忆中水乡的青石小桥上与他拂柳谈诗的少女联系在一起。
忽然间舞池中的赵雅脸色一白,身形微晃,他不由自主的想跑过去,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