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
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远古时期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
那时候没有科学,但是古代的智慧却是另一种科学解释。
例如五行八卦,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这些后来科学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在这些解释的基础上,大家都发现,和古代,古人们的解释似乎相差不大。
只不过,现代科学会讲得透彻一些。
那也是由于现在科学观察事情的工具变得厉害了。
有观察微观世界的显微镜,还有观测宏观世界的望远镜。
这两种观察世界的不同方式。
也是现代之所以能进步这么快的根本原因。
现代的一切都基于观察,和古代古人的智慧也相差无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