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站起来就下山去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是抓紧时间学习去吧。
按着原主的记忆,王德回了家,他家很大,正屋是三间大瓦房,住着王德和他父母。东西两侧也各都是三间大瓦房,住着王德的两个哥哥家。
而王家这些砖瓦房的后面,还有一间牛舍,一间猪圈和几个鸡窝。
王家所处的地方是长三角鱼米之乡,至南宋偏安南方,大力开发这儿后,这里的人们在以后的一千年里,除了大的天灾**外,就没有挨饿这一说,大多生活比较富足。
就像现在王德的这个村子,全村一百三十九户人家,最少的一户人家也有七八亩水亩,几亩旱地,几亩桑园。而大明的法定田税才三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三多一点。
凭江南的自然条件,以及大明这么低的税收,这里的人只要你人不懒,家里又没有药罐子,那你的日子小康,可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就像王家在村里,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他家就有九间大瓦房,二十九亩水田,七亩旱地以及六亩桑园,和两头牛,三只猪,十几只鸡鸭。
就粮食而言,他家二十九亩水田,哪怕一年只种一季晚稻,一亩田收四百斤谷子,一年交了税,他家自己至少也可以留有九千斤稻谷,一年九千斤稻谷,这一家人怎么可能饿的着?
所以说这江南鱼米之乡的富足,可不是随口的胡绉,而是实实在在自然条件的优越。可以说自南宋以后的一千年里,除了战乱,也就只有一个帝王能凭实力,碾压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农民年年饿肚子,其他的时候,在和平时期,这里人根本就不存在饿肚子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