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峰、徐元亮,安徽人徐惟学和福建人叶宗满。因为有官府的默许,所以这时期的王直部下甚至可以堂堂正正的苏杭等地大街上与百姓买卖,百姓也争相把家中子弟,送到王直的船队中去发财。
这个时期,王直本人对大明朝廷是抱有极大的期望的,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的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一众浙江沿海的海盗。
然而王直有心做正常的对外贸易,但这一时期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以及一部分王直他自己的部下,如徐海等人,他们认为正常的贸易,没有抢劫更容易发财。于是这些人雇佣战斗力强,脑子又轴的倭寇,袭击沿海地区,直接抢。
就这样王直无法剿灭沿海海盗,又无法约束自已的部下。因此王直被大明朝廷认为,是他在背后主使、策划了这些“入寇”事件。
于是大明朝廷在嘉靖三十二年三月的一个深夜,派遣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舟山围歼王直。此战王直大败,不得已放弃舟山基地,败走东洋。
此战意味着明廷与王直,从此彻底敌对,正常的贸易再无可能,于是从此后王直在东洋招兵买马,雇佣东洋人到大明沿海地区抢劫。也就是说从此后,王直由一个商人变成了海盗。
但王直在沿海的这一系列抢劫行为,他并不是真的只是想抢劫。这一点连明朝官方史料都承认,王直在沿海地区抢劫的目的,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
开港通市,这四个字的含义十分清楚,就是要求政府放弃不合时宜的海禁政策,使海上贸易合法化。开海禁,走向远洋,这有什么错?这就是未来的世界发展方向啊!
后来嘉靖三十七年,王直被浙江巡按王本固诱捕,在狱中他仍上书嘉靖帝:“如皇上仁慈恩宥,赦臣之罪,得效犬马微劳驰驱。浙江定海外长涂等港,仍如广中事例,通关纳税,又使不失贡明。”
王直的意思,就是希望嘉靖帝,把广东允许开放通商口岸,设立海关收取关税的做法,也推广到浙江沿海,并且恢复东洋的朝贡贸易关系。
即使身陷囚牢,王直仍祈求皇帝开放海禁。这事就当时的那些守旧老顽固看来,王直他这是顽固不化,死不悔改。可就后来的那几百年世界发展形势看,王直他有什么错?他不但没错,而且他王直才是这个时代的明白人,是引领潮流的时代先锋。
所以说嘉靖三十八年,王直在杭州的“伸劲受刃,至死不挠”。跟随他人头落地的,还有中华民族可以避免,近代百年屈辱的一次绝好机会。
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如果这个时代,王直的那开港通市,让中国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理想实现了,那还可能有后来中国近代的那百年屈辱吗?
真的是太可惜了,想着这些,王德心里是越想越不舒服,也就又在心里跟自己说:“王直,你的理想不应该只是你个人的理想,它应该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我,王德,愿做你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