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诀,修炼之艰难可想而知。随后停止思考,起身向外走去。
杨义走到院中,双手各持刀盾,运转功法作用于刀盾之上,按固定套路演练武技。刀劈盾格虎虎生风,攻守转换步伐灵活。
弘武在一旁看杨义练功,面带微笑轻轻摇头。待杨义练完收功后开口问道:“你修习的功法是五行龙诀中的‘黄龙诀’吗”?
杨义点头答道:“是的”。
弘武接着问:“那你告诉我为何选刀盾”?
杨义略作思索回答:“我修习的黄龙诀功法可以极大的加强防御能力,所以选盾,又不想墨守成规的固守,所以选择圆盾单刀,希望在两者配合间做到攻守兼备”。
弘武听完杨义回答,微笑着摇头道:“错……错……错……”
连续三个错字说的杨义有点蒙。
弘武为他解释道:“难道手持刀盾就是攻守兼备了吗?只拿一件武器就不能攻守兼备吗?别忘了,刀可以进攻也可以格挡。难道闪躲不算防守吗?同样,盾也不是只能防守,也可以进攻。”
“我和你过几招再指出你的缺点”。说完,在腰间星石上挥手招出一把六棱长鞭。
杨义手持刀盾运转功法准备接招。
弘武探步挥鞭砸向杨义,角度刁钻专找杨义的盾牌砸。杨义来不及做别的动作,只能用盾硬抗,金属交鸣大力传至,手臂微麻全身震颤的后退一步。
下一步动作还未做出,又一鞭挥至,结结实实的又砸在盾牌上,杨义再退一步。连续三鞭,连退三步。
第四鞭,弘武没有再找盾牌,而是错过盾牌格挡空隙砸向杨义腰间软肋。
杨义格挡之势还未收回,这一鞭又来势刁钻无法闪躲手中单刀急忙格挡,手中单刀不仅没格挡住还被拍回在自己身上。
弘武未再进攻,后退一步到:“来,进攻”。
杨义正憋着火呢,听罢,猛踏地面挥刀便去气势磅礴。
来势凶猛的一击在弘武面前就像小孩子打架一样软弱缓慢。他身体轻盈一转同时顺势一鞭,极为准确的正砸在杨义的盾牌上,杨义连退好几步才站稳。
弘武微笑地看着气喘如牛的杨义喝到:“再来”!
杨义深吸一口气,提刀便去。但同样的结果,还是那样轻盈的躲开,顺势一鞭正中盾牌,连退而回。
弘武看着连咳带喘体力不支的杨义,笑容更甚,连声呼喝:“再来!再来!”
杨义有些无奈,咬紧牙关拖着沉重的步伐抽刀再去。
弘武这次并没有闪躲,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是随意的用鞭一带杨义手中之刀,他便被带的攻势难收,一头扎进弘武怀里,撞得脑袋嗡嗡作响,眼前满目金星。
弘武单手扶着杨义哈哈大笑:“不错嘛,这么快就学会用脑袋当武器啦”!
杨义一脸委屈地看着弘武,嘴巴张得大大的。
弘武扶着杨义走到一边坐下,说道:“现在我便说说你的缺点在哪儿。”
“首先,功法五行龙诀是御龙诀的衍生功法,虽不及却也强过其他功法,这是优势。黄龙诀是土系功法可极大强化自身防御能力,所以你的侧重点都在防御上,任何武技动作都架在防御动作上,我的前三鞭都以强大的力量破你防御,导致你后续的动作无法做出。
其次,格挡防御技巧太差,我第四鞭专打你格挡之刀,你竟然自己的刀能打到自己身上。这说明你握刀的手型、格挡的位置和身体的配合都不协调。
最后,是你攻击乏力,招式单一,攻防衔接太慢。我前两次躲闪你攻击的同时对你进行反击,只找你的盾牌打,如果打你别处你都无从防范。你第三次攻击,我用巧劲格挡带动你的攻势,故意让你撞入怀中。
接下来,你的武技练习依然以防御为主贴合你的土系功法,但你要苦练调整的地方是:
盾和武器的格挡不能硬抗硬挡,要讲究角度、位置,泄掉对方一部分力量的同时带动其攻势走向,为自己找到更好的攻击位置。
步伐要灵活,不能两脚踏死,一脚探步一脚实步,欲进先退,欲退先进,欲攻先躲,欲躲先攻。
双手刀盾要配合协作,防守时刀也是盾,进攻时盾既是刀。巧防是刀盾依次格挡,巧攻是刀盾依次进攻,盾击不在乎能否造成伤害,只是牵制对方招式,为刀势转换争取时间。
硬防和硬攻则要双手合力,硬防时用刀手推握盾臂,硬攻时盾沿推刀背。进攻时要招式多变,切不可招招全力,不是必中决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