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有学子在客栈出了事,又或者闹事,每年,甚至每日都会发生少则十几起,多则上百起,连府衙都不好处理这些学子的事情。
于是,便由广林学府统计学子在外的居住情况,有任何事情都经由学府处理,另由官家定时去有学子居住的客栈酒楼巡查。
这样一来,情况便好转了,每年很少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处理起来,也都极简单,省了不少事。
杨解当初带着妹妹来到广林城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气息。这种感觉,在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如此的和平与秩序。
这是一个有着人文关怀,灵活变通的古代城市。
这一下打破了他固有思维中,古代城市的刻板坚硬,甚至残忍与苛刻的印象。
虽然没有抽水马桶,干净的厕纸。
虽然没有千里飞行的铁飞机,动车,磁悬浮。
虽然没有美女酒池857,中二少年萝莉音,东北夹子软萌妹。
虽然,虽然,但是好像也不错。
不过,杨解也只是有这些遗憾和不便,最起码这里的食物,真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吃,原生态,原滋原味,绝对营养,健康,虫子吃了都说好。
就比方说,杨解家门口的菜园子,他自己看着有点发愁。
“这可如何是好?”
杨解和杨解言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他负责念书做饭种菜养家,杨解言负责捣乱撒泼胡闹。
好在勤快的杨解在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就接受了父母祭天,法力无边的事实。
哦,外加一个面黄肌瘦的妹妹,两眼巴巴的望着他。
可怜的他当时的身体,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啊,虽然两边加在一起有小五十了,但杨解看了看自己也同样干瘦,手无缚鸡之力的胳膊。
几乎是用尽了力气,才把妹妹从父母已故的身体上抱了起来。
好在杨解的记忆没有出现混乱,下葬好这一世父母的身体,就带着三岁大的妹妹过活。
凭着前世的记忆,虽然累一点,日子到还算过得去,甚至靠着一点小聪明,兄妹二人过得还算不错,要是不生大病的话。
可眼看日子走上正轨,连日的大雨,让桑田变成了一片湖泽。
也不知道那些官老爷是怎么看出来的,说兄妹二人,还有就是很多乡亲的农田,近几年都种不了。
有些乡亲在这里种了几辈子的地,骤闻噩耗,立马躺下十几口人,可以说一片哀嚎。
任凭官家说,会给他们另外安置上好的土地,他们愣是不肯起来。
最后村长笑呵呵的送走了满脸忧愁的官家,顺便指了指他们这个村里唯一的人才,杨解。
杨解则抱着妹妹穿着自制的雨衣,将妹妹和自己隔绝在雨水之外,官家闻言打量了杨解片刻,有些意外的上下打量打量杨解,又和村长说了几句话,便匆匆的离开了。
村长等官家走了,就赶紧凑过来和杨解说了些悄悄话,具体说了什么杨解也记不太清楚了。
只知道在这之后,杨解家的几亩地没了一大半,那官家塞给他一张文书,用火漆封口,并告诫他去了广林城,亲自交给城官,他们自会安排。
于是,杨解便来到广林城,得了两亩荒田,还长满了杂草,几间不能住的破屋。
听城官说,还是他得了便宜。可又看了看这两年吃的胖胖的杨解言,常年营养不良,个子中等的杨解,又默默的叹了口气。
那城官找人给他们兄妹建了两间土房,很宽敞,又一把火烧了杂草,用牛拉篱笆帮他们翻了两遍地,种了第一季稻谷,这才满意的离去。
就这样,杨解认识了城官许念。
至于村子里的人,杨解也觉得奇怪,明明生活了很多年,却是一个名字都不知道,只是大爷大娘,村长这样的喊了两年,他们则都叫他三儿,杨解言叫小小。
杨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三儿,他在家里明明是老大,他也没问。
说起来,杨解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村长他们被安排在什么时候。
广林城距离原来的村子,怎么说也有三百里,在这个古代社会,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却也不是轻易就能联系上的。
再就是还不知道一村子人搬到了什么地方。
杨解猜,应该不会太远。
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