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虞舜没有再出远门,而是带人拿锯条出去锯竹子,旧体育场外有一片竹林。
人不能只看眼下,更要着眼未来。
外面那个超市里基本可以确定是能弄到大米的,而他们没有勺子和筷子,以前都是用的泡面里的叉子。
而且没有碗,用的还是烧杯之类的实验器材,甚至是轮着用。
幸好虞舜昨天带回来锅的同时,还带了捞勺,不然火锅都没法吃。
筷子倒不是找不到,学校外面有许多餐馆,用心找总能找到些筷子,但虞舜不愿意去找,原因有很多,也可以直接归咎于他的洁癖。
水杯也没几个,喝水也是麻烦事。
所以,用竹子做竹碗、杯子和筷子,是挺能增强幸福感的。
其实发烧的人一天就好了,但竹子都锯来了,索性就一起做竹餐具了。
而做完餐具,火锅味也散干净了,被子又取了下来,不用再担心谁着凉了。
但这也只是短期有效,屋子里的潮气还是太重了。
最后统计了一下,竹碗多做了八个,水杯更是做了四十多,有些做坏的,后来直接劈开躺倒,做成了小盘子,很有日式风格。
筷子是用细枝做的,先烘干,再打磨光滑,也做多了。
“做多了好啊,说明有余,好兆头!”
其实虞舜第一反应是以后会添丁,但这话没法说。
“什么鱼?”
有人没注意听,突然听到有鱼,还以为要吃鱼呢。
“嗯?”
“不是说要吃鱼吗?”这人呆萌的问道。
“哪有鱼啊,学校人工湖里倒是养了些鱼,但也没法捞啊。”
“公园的湖里应该也有鱼,但是更没法捞了。”
“或者可以做个鱼竿钓鱼。”
“不一定,公园不好说,学校的人工湖可能能弄到鱼!”还是这个想吃鱼的人,为了吃鱼开始动脑了。
“人工湖的水本来就很浅,都不能没到腰,”苏童看了一眼自己,又看看虞舜,果断改口道:“都不能没虞哥的大腿,地震之后水肯定溢出了许多,现在真不好说还剩下多少水。”
“而且以前人工湖是有水管补水的,但是现在补不了了,要是我们花点时间,是可以把水放干净的,那里面我见过两只手掌那么大的鱼!”
苏童说的很有道理,地震之后还真没谁注意过人工湖,学校有两个人工湖,大点的那个其实是废弃的游泳馆改的,以前有游泳课,后来没了,游泳池就改了人工湖,但那里被封着。
小点的是图书馆前面的,也就是苏童说的这个,与其说是湖,不如说是连成一片的池塘,上面建了木桥,有怪石,养着金鱼和碗莲,还有几从芦苇。
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可是风水宝地。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总是会有人借了书在池塘边的椅子上看书,看一会书晒一会儿太阳。
也经常有人喂鱼。
许多人,尤其是大三大四的那些人,是会带着饭去图书馆的,包子皮,面板屑,都是喂鱼的好东西。
有时候学习忘了吃东西,凉了的包子吃不下了,晚上回寝室的时候顺手掰开,连皮带馅扔水里,鱼吃的可欢了。
所以两个苏童巴掌大的鱼是很可能的。
“明天继续去收集物资,我会绕那边看一眼,你明天也记得提醒我。”
“好的虞哥!”
“学校里还有没有别的,一般人没注意到的食物,都来说说看吧。”
被苏童一打岔,虞舜发现学校里似乎还有发掘的潜力。
“生科那边好像有养兔子,解剖用的。”
“你知道在哪吗?”
“不知道……”
“虞哥,我这两天有个疑惑,不知道该不该提,”李鹏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觉得食堂才是宝地吗?”
没等其他人质疑,他又继续说道:“食堂里有非常多的蔬菜、肉、蛋等东西,我知道这些东西容易坏,但是,食堂里最多的东西不应该是大米吗?”
学校在蜀地,食堂里的主食是米饭,面食较少,馒头是没有的,倒是偶尔会有窝头提供。
师院师生怎么也得有两三万人,就算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吃食堂,那也是一万人的供应量,新鲜的菜品可以每天供应,但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