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的气氛逐渐达到了巔峯。
此际,武周大儒微带醉意的起身,先是整理衣衫,隨后態度恭谦的迎着女帝躬身行礼。
“陛下,按照往年的习惯,这会到了出题考究这些才子的时候了。”
女帝頷首,自是明白了大儒的意思。
往年文会都是场中位高权重之人出题,今年文会谁能有她位高。
这当先的题目便是要从她开始了。
女帝略一思忖。
“朕听闻往年文会出题都是由陈初生和刘儒师,今年朕也不坏了规矩,就让右相和刘儒师你二人出题吧。”
武周大儒刘醒先是一怔,隨后面上绽开笑容。
他躬身行大礼。
“谢陛下恩赐。”
能在这等层次的文会上出题,对他大儒的声名自是提携。
右相钱七叶同样行礼。
二人想了想,在宦官端来的笔墨纸砚中,提笔写下了诗题。
大儒笑着向女帝再度行礼,隨后环顾堂內。
“这一次老夫的题目是秋水,非是词牌,而是让诸君诗中要有秋水一词!”
此言一出,场中的大臣,使臣都是思索了起来。
能担任使臣,成爲一国大臣的,那个不是一等一的文人墨客。
傲然站立的英俊中年右相淡淡的说出来两个字。
“送別。”
宦官捧着题目在女帝和苏哲言的应允下很快將题目传到了清风徐来两楼的才子文人处。
一个个早就按捺不住,摩拳擦掌的才子文人一见题目就沉思了起来,准备一展才华,大显身手。
“秋水,送別,好,好,好……”
“此番便是本公子一展风采的时机。”
很快,一张张诗词撰写出来,在一声声惊呼讚叹中被呈到了八楼。
同样的,六国使臣,武周大臣也在女帝的示意下撰写了诗词。
一份份稿子摆放在了女帝面前,由右相,儒师出题,这些呈上来的诗词自然也会由他们赏阅。
宦官宫女將一首首诗词诵读。
众人在堂內细细品读。
今次武周参加文会的才子,文人,学子,都是在京都,在武周都有几分名气的。
或是一地榜首,或是学院天才……
饱读诗书,美名远扬的才子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京都第一才子,孙星落安静的站在七楼窗旁倚着围栏仰望星河。
作爲萧郎榜榜上有名的美男,他一身青衣,俊秀儒雅,书生气息浓郁。
“孙兄,凭你的实力这次文会必定是你夺魁啊。”
有书生青年端一杯酒敬於孙星落。
闻言,孙星落只是淡笑。
“这次文会可不同,不光是我武周才子,还有其余六国的使臣之才,谁胜谁负还难说,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