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种鈷料,是明初郑和七下西洋,从波斯地区带回。”
“换句话说,它的出现发生在明永乐帝时期。”
“而在此之前的洪武、建文这两个时期,青花瓷的青料顏色不达標,这就是爲什么我们眼前的这个青花瓷瓶顏色明显发灰和暗淡,且结晶斑不明显。”
“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它的价值就低。”
季老从旁边梁老的手裏结果保温杯,喝了口枸杞茶,平復激动的情绪。
此时程泽將花瓶倒转过来,露出底面的款识。
“洪武年制”!
“还真是洪武年的。”
“是不是因爲是开国天子所制所以价格高啊?”
“从乞丐到帝王,老朱是绝对的狠人,他的东西肯定不便宜。”
季老缓了口气,职业病犯了,立即纠正网友们的错误。
洪武、建文青花瓷珍贵的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
这个时期的青花瓷,作爲元青花和永宣青花之间的过渡,是龙国陶瓷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环。
其次。
存世量稀少。
在故宫现存的百余件洪武瓷器裏,青花瓷器物的数量才区区二十件,民间的收藏量更是屈指可数。
根据往年的拍卖成交记录,洪武青花的小碗小盘,价格不会低於一百五十万。
而程泽手裏的青花瓷瓶,妥妥的属於大件,四百万起跳。
“嗨呀,四百万,对老程而言洒洒水啦,季老不用这么激动。”
季老:“大家听我说完,洪武年间的器物和物件,很难看到带有洪武年款的,所以这个瓷瓶的价格还要再翻一倍。”
网友们:“......季老,您说话能別大喘气吗?”
程泽將瓷瓶放回原处,隨手从旁边的小格子裏取出一方青花釉裏红笔洗。
青花的色泽依旧淡而发灰。
“看来又是一件洪武青花瓷器。”
“不过这个笔洗的尺寸比刚刚的瓷瓶小了不少啊。按照季老的说法,小件的价格在一百五十万。”
“那得看有没有洪武款识,有款识得翻一倍呢,老程快翻过去看看。”
程泽却不忙着確定有无款识,反而將笔洗上的龙纹靠近镜头:“大家看这条龙。”
网友们:“???”
程泽比划了下龙纹的走势。
五爪神龙传神生动,线条灵动飘逸。
看完后,网友们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程泽到底让他们看什么。
程泽干脆从多宝阁最下面一层的一个大格子中,取出一只一尺高的梅瓶。
梅瓶上同样也有一条五爪巨龙盘旋其上。
特意调整好笔洗和梅瓶的角度,让上面的龙纹图案一起出现在镜头前。
“这样大家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程泽一边说着,一边比划两条龙的走势。
凡是带有龙纹的古玩文物,鑑赏的时候第一步就是看龙。
千百年来,龙,作爲神州文明的图腾,贯穿了龙国的整个歷史。
尤其是在封建时代,皇帝称爲“真龙天子”,所穿之服称爲龙袍,所用之物都会被刻绘上龙的形象。
龙,也由此成爲皇家的徽记!
而最神祕、也最没法解释的,就是龙在歷朝歷代器物上的表现。
每一任开国帝王登基后,铸造的器物,其上的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威猛矫健,睥睨天下!
隨着国祚的延续,后续朝代器物上的龙就各有特色。
温和羸弱,残暴凶恶,软弱消沉......不一而足。
而到了王朝的末期,国运势微,龙的形象又统一起来,变得颓丧无力。
这些龙,体现了时代的兴衰和国运!
比如张献忠印章上的螭龙。
龙头凶残有余而威严不足,而龙尾和整个龙身相比,呈现出不协调的短。
这是有头无尾之相,註定无法昇天。
比如光绪金器上的龙,不仅毫无龙神,连龙形都快保不住了,软绵绵似蚯蚓。
“再比如。”
程泽一指笔洗上的龙,“尽管凶猛也有威严,却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