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將门,他吴氏一族称得上数一数二,当年攀上了祖大寿这个亲戚后,吴襄便一路平步青云,官至辽东总兵,而吴三桂也是子承父业。
至於关寧铁骑,起初本是由袁崇焕一手缔造的,崇禎三年,朱由检怀疑袁崇焕通敌,將其凌迟处死后,关寧铁骑便一分爲三。
一部归祖大寿,一部归吴襄。
还有一部,调回关內镇压农民起义军,后来几乎全部战死了。
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兵败,假意降清,后逃回锦州驻防,而吴襄赴援时率军逃亡,被朱由检革职下狱。
崇禎五年,山东兵变,吴襄官復原职,率关寧铁骑前去镇压叛军,戴罪立功。
崇禎七年,吴襄打了败仗,又被召回京师,关进了大牢,吃了几年牢饭后,才被崇禎帝特赦,之后他便一直留在了京城,不再参与任何军务。
直到今年,京师告急,朝廷才重新起用吴襄提督京营,但因爲孙传庭和卢象升的復活,也就没他这个提督什么事了。
而关寧铁骑,也在这期间被吴三桂所接管,崇禎十二年,吴三桂升任辽东总兵,势力越来越大。
再后来,到了崇禎十五年,祖大寿再次归降满清建奴,麾下残部编入八旗军,至此,关寧铁骑就只剩下吴三桂这支独苗了。
吴襄深呼吸了一口气,原本烦闷的心情已经归於平静。
此刻,他已经想通了。
虽不知这是不是陛下设的局,但好歹也算是欠下了自己一个人情。
吴氏一族的仕途还远远没走完,吴襄想成爲全天下最顶尖的门阀士族,例如三国时期的汝南袁氏,权倾朝野,好不威风。
兴许这个人情,在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这般想着,吴襄神色凝重,又喃喃道:“爲了我吴氏一族的未来,三桂你可一定要拖住李自成吶!”
很显然,吴襄和吴三桂都把赌注压在了大明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