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三国兴汉:刘玄德稳健逆袭 > 第111章 徐晃的心理

第111章 徐晃的心理

第216章 徐晃的心理

“你们都退远点,不要耽搁我与公明讲话!”张飞的眼睛一立,吓得那些亲兵连连后退。

“哎!你们都放下武器投降吧!”营帐内的徐晃,虽然没有看到营帐外的情况,但也猜个七七八八。

徐晃知道,这些亲兵如果还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他又不忍心,让这些跟随他多年的亲兵白白死去,于是对着这几人命令道。

张飞和黄忠、高览三人,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能看出来对方眼中的喜悦。

他们都听出来,徐晃不愿意让亲兵送死。

那么徐晃这时的心理,应该也不想死,这就有了劝降徐晃的机会。

张飞三人猜的不错,现在徐晃的心理很是矛盾。

他真的想一死向世人证明,他徐晃是清白的,曹仁说他投靠张飞是错误的。

但是徐晃又犹豫了,毕竟他真的想死很简单,用佩剑自刎,就一了百了。

但是徐晃却知道,即使他现在为曹操尽忠,也是白死。

因为他死的稀里糊涂,曹操也不会知道,曹仁依然会说他是勾结张飞的奸细。

徐晃甚至怀疑,即使曹操知道了真相,也会装成不知道,继续宣扬他是叛徒的这个谎言。

曹仁这次兵败必须找一个替罪羊,那么他徐晃就是最合适的。

不单是曹仁,就是张辽那些将领,也会一口咬定,他徐晃就是奸细。

正因为他徐晃,才使得这次战役失败。

徐晃从这一次,他被行刑就看出来,曹仁等人已经认定了,他徐晃就是奸细。

至于他徐晃是不是真的是奸细,已经不重要了。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

徐晃又想起来,他在曹操手下这一段经历。

他本来是杨奉的手下,随同杨奉一起保护天子刘协,逃出长安东入洛阳。

天子渡河至安邑时,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徐晃封为都亭侯。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在河内太守张杨、兴义将军杨奉等残余朝官的保护之下,回到了洛阳。

在洛阳期间,徐晃见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与卫将军董承之间争斗日益加剧,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听从徐晃的建议,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县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挑拨下,又改变了归附曹操的主意,而是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

杨奉在梁与曹军交战,徐晃的勇猛被曹操欣赏。

于是曹操让满宠扮作小卒,偷偷去见徐晃,说服了徐晃。

徐晃投靠曹操的原因,也是他感觉曹操比董成和杨奉等人,更能兴复汉室续写大汉的荣光。

徐晃投靠曹操后,杨奉手下没有大将,就被曹军杀得大败。

天子也被曹操接到新建的都城许都,大汉复兴看到了新的希望。

随后徐晃一直替曹操效力,先是攻打卷、原武两地的乱贼,得胜后徐晃被拜为裨将军。

然后,徐晃又跟随曹操攻吕布,还招降了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

然后,徐晃还与史涣一起在河内斩杀眭固。

建安五年(200年),在徐州之战中,刘备第二次占据徐州后,徐晃跟随曹操大破刘备。

再后来就是官渡之战中,徐晃也是屡立战功,被曹操拜为偏将军。

按理说徐晃有战功,曹操有封赏,可谓是相得益彰。

但是徐晃心中却有一种不安,那就是他已经感觉到,曹操并不是真心想辅佐天子兴复汉室的。

而且随着曹操的地位越高,这种迹象越明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竟然在许田打猎时,当着众文武的面欺压天子,这才有天子发出衣带诏,号召义士诛杀曹操。

曹操知道衣带诏后,杀了董贵妃和国舅董承全族,还有许多的文武大臣也受到牵连。

所以很多人都说,曹操是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徐晃这时的心理很踌躇,他觉得现在的曹操已经变了,不再是原来那个忠于汉室的那个曹操了,而是成了一个权臣。

徐晃也变得很苦闷,他发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与此同时,徐晃也感觉到曹操的改变,那就是曹操对所有半路跟随他的将领,没有充分的信任。

不管是原来的于禁,还是现在的张辽还有他徐晃,都没有了单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