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定帝心里一时觉得伤感,看着薄太后坐在自己床榻的身边。疲惫地唤了一声,“母后!”
“哀家知道,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要问哀家!”薄太后的语气依旧是冷冷清清,“哀家,也有很多话想同皇帝讲!”
元定帝疲惫的闭上眼,“母后这个时候,是想对儿臣说些什么呢?”
元定帝刚服用了参汤。此时浑身都是倦意。而宫外传来的消息,虽然他很镇定,但是内心却依旧有太多的失望。这些年来。他从未亏待过薄家半分,也从未做过让薄相为难的事情,可他的这个舅舅,偏偏不知道满足。舅舅想要这个帝王之位,为何当年又还要让他先登基。
元定帝自认为这些年。自己在朝政上,从未做过什么错事。
或许,他最大的错事,就是没有对薄家动手。酿成了今日的苦果。
宫灯的光线昏暗,点点的光斑晃在薄太后的眼里,让她露出了一丝笑容。“你是不是想问哀家,哀家宫里画像上的人是谁?”
元定帝惊讶的睁开眼。看着薄太后一时无言。
薄太后说,“他也叫京斋!”
元定帝闻言,却是笑了,“和京公公长的很相似吧!”
“恩,像!”薄太后没有隐瞒,神色里却露出了几分哀伤,“若哀家说,当年送这些人进宫,并非是哀家的主意,你可信?”
元定帝没有说话,显然是不相信。
养在国师身边的那群少年,每一个都是姿色出众,而且都像画卷上的人,有的眉眼相似,有的唇角像似。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人都会琵琶,有人说女人弹琵琶的样子风情翩翩,而元定帝知道,那些少年弹起琵琶的时候,丝毫不逊色于女子。
若说这些人和薄太后没有关系,他自己都不相信。
薄太后似乎也像是知道,元定帝不相信自己,倒是没有露出落寞的神色。
她的声音很轻,偌大的宫殿里,只有她几不可闻的说着,“哀家自懂事开始,便学习跳舞,而乐师换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后来父亲去虞家请来了一个乐师,我身边的乐师便再也没换过。这个乐师,叫京斋!”
她唤这个人,师父。
到现在薄太后都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的情形……
那个人站在梧桐树下,一身白衣。
他长眉微扬入鬓,眼神冷冷淡淡地,像是千年都不能融化开的寒冷。而眼角微微扬起,瞧着又有几分风情。
他的双唇抿的紧紧的,在看见她的时候,依旧是露出从容不变的神色。连手里抱着桐木琴的姿势,都没有半分的更改。
这样一看,他就像是冬日里徐徐绽放的白梅,晶莹剔透。
只是,他似乎有些失意。
后来,薄太后才知道。
师父家里有人重病,他拿了虞家大小姐的东西,而虞家大小姐是个连琴都拿不稳的孩子,自然也就没有留意这些。可是,其他人却发现了。
虞家人虽然没有闹大此事,却是将他赶了出来。
那个时候,薄太后就在想,为何虞家人如此冷漠,师父会偷窃也不过是迫不得已……
直到现在,薄太后都不太喜欢虞家的人,认为那样自私冷漠的家族里的人,都该彻底的消失在她眼前。
然而薄太后却忘了,无论是什么理由偷窃,终究是偷窃。
想到这些,薄太后又继续说,“师父待哀家很好,哥哥想让哀家学的曲子,他都会!哀家从未见过那样博学多才的一个人,所以后来在学战东风的时候,虽然困难,却坚持了下来。可是,皇上知道哀家为何一直要学习这些吗?”
元定帝闻言,摇头。
“因为,你父皇喜欢!”薄太后笑的讽刺,“哀家没得选,从出生开始,哀家就没得选!”
她出生便注定是薄家的女儿,身为薄家的女儿就该为薄家来日的繁荣奉献出自己。
只是,在遇见师父之前,她都没有觉得这些有什么错误的。
薄家生她养她,而她回报薄家的恩情。
只是,薄太后唯一没想到是,她才十三,她不过十三……薄家就想要将她送进宫内。
她那时还是个孩子,闻言惊的目瞪口呆。
后来,薄太后才明白,为何薄家选择在她在十三的时候要送她入宫。
元定帝那段日子,特别喜欢年轻的幼女,而她恰好满足一切,又能歌善舞,一定能在元定帝的心里,占领一席之地。
薄家人想着利益,却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