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虞老太太是精绝前皇室的后裔,所以还未将精绝皇室彻底的灭族。
虞老太太和虞老太爷像是知道沈砚山在想什么,直接回信说明。
现在的精绝皇室,其实并非从前的那些人……
所以,沈砚山无需顾虑他们。而他们现在已是大燕朝的人,求的无非是个安稳。
或许现在精绝皇室没了,对他们而言,更像是复仇。
沈砚山看了信函,便再也没有顾及,对身边的副将说,“最后一座城,攻!”
(ps:昨天胃疼,没修改错字,今天放上,抱歉)
675:黑暗的地方
沈砚山话音一落,在一边晏安之有些怔住。【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
他翕了翕唇角,半响才试探着问了一句,“将军,你这是?”
沈砚山声音低沉,“屠城!”
短短的两个字,却可以让晏安之眼前迅速的浮现一边血红的情景。
对于晏安之而言,这两个字,太过于沉重。
太过于血腥。
他一直没有动作,沈砚山也不好奇,半响后才说了一句,“你还记得我来的时候,你们带着的那些孩子吗?”
晏安之有些木讷的点了点头,“记得,他们都是精绝皇城外的子民!”
“他们说了什么,想必你也记得吧?”沈砚山说,“你想想!”
沈砚山说完这句话后,便开始擦拭手中的长剑,似乎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想法。
晏安之沉默了下来。
沈砚山赶来的时候,他和义父已经开始败退,精绝的攻势迅猛,而且是毫不留余地,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
他平日里看了再多的兵书,在此时却毫无用处。
战场上的事情,从不像书本上写的那样简单。
其实,两国交战,最无辜的无非是百姓,晏安之心慈,在路途上遇见受伤的精绝子民,也会带着。然而他的举动起初被几个副将反驳,之后更是有人说他,怎么不做菩萨!
慈不握兵。
他的心,还不够冷血。
然而,他的举动虽然没给军队带来太大的影响,却让不少人心生不满。
沈砚山来后,和这群人交谈了几个时辰后,才下了决定,斩杀了这么子民。
起初,晏安之惊讶沈砚山的决定,后来在他义父的支持下,沈砚山的决定却平复了军心。
那一日。他才知道,这些人背后的面目。
他救的人,是精绝最忠诚子民,这些人从小就被精绝的皇室教导。生是精绝人,死也是精绝人。他们活着,对大燕朝而言,就是隐患,哪怕他善心救了他们。他们却记恨大燕朝的人,毁了他们的国和家,丝毫不会多想,这场战役的发起人,是精绝,是他们最信仰的国王。
若有机会,他们肯定是要杀大燕的人,来复仇的。
现在的他们没动作,无非是时候不到。
沈砚山那日和他们交谈的时候,便猜出了他们的想法。
如果沈砚山不下手。那么来日,会被诛灭,会被屠城的,便是大燕朝。
过多的慈心,会给来日大燕朝埋下隐患。
晏安之想明白,却有些害怕,“你不怕吗?”
沈砚山挑眉,“怕什么?”
“你此举,来日在史书上……”晏安之顿了顿,“没有好名声的!”
沈砚山没有丝毫犹豫。“再好的身后名,我来日也听不见了!这种事情,总得有人来做。今日我不做,来日也会有他人。”
沈砚山很少说这样长的话语。却听的晏安之心酸。
他们做的再多,后人的评论,也是好坏不一的。
然而,沈砚山背负着屠城的名声,却是为了大燕朝的安稳,来日或许还要被扣上难听的名声。沈砚山何其聪明。怎么会没想到这些。
他想到,却去做,是因为,他是大燕朝的人,一个男儿,该护住自己的国家。
犯大燕者,虽远必诛。
晏安之此刻很明白,自己和沈砚山的距离,沈砚山虽然总是懒散看似不在意一切,但是当国家存亡之际,沈砚山会站出来保护大燕朝的安稳。
只有大燕朝安稳,晏锦和晏家人,才不会出事。
尤其是刚登基的小皇帝,在腹背受敌的时候,却依旧不选择和亲化解战事。
这便是他们的骨气。
男人能解决的,绝对不去牺牲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