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也很好奇……
但是沈砚山不说,她也不问。
对于沈砚山,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三年内,纪毓的性子愈发稳健,到了最后所有的事情,沈砚山都不再过问,全部交给了纪毓。
很多人都惊讶沈砚山的举动。
毕竟,手握大权,说放就能放的,这世上还真的找不出几个。
他们在惊讶沈砚山做这样事情的同时,唯有纪毓知道,沈砚山为何会放的这么快!
对于权势,沈砚山从不留恋。
沈砚山之所以会放的这么快,是因为凉州的宅子已经彻底的修葺好。
其实,沈砚山的目的显而易见了。
凉州——
那是大燕朝曾经最美的地方,连纪毓都很遗憾,自己从未见过人们口中春日里像仙境一样的凉州。
只是,没了便是没了。
沈砚山,却不这样想。
他想让晏锦看见昔日的凉州。
不是最好的、最美的——在沈砚山心里,都配不上晏锦。
纪毓揉着眉心,喃喃自语,“还好他不是皇帝,否则,这肯定是个千古昏君!”
(p:要大婚了,因为最近和谐的很厉害,所以和谐部分,老读者应该都知道在那个群里。弱弱再问下,下本书大家喜欢看什么题材呢?宅斗甜文,还是宫斗甜文呢?)
683:迎亲
为博红颜一笑,万金修葺凉州宅院。
让凉州再现昔日容貌,这大燕朝怕也只有沈砚山一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了。
而且,很多功夫,都需要很仔细的去做。
培养花木,让土地肥沃——
每一样都是十分棘手的事情,每一样都是海量的银子丢出去。
不过好在沈砚山处事低调,除了纪毓稍微知道一些风声外,怕也只有晏安之和晏二爷、知道这个事情了。
连晏锦,怕也是被瞒在鼓里。
纪毓终于明白,沈砚山那句“遇见对的人”是什么意思了。
就算是他,也绝对不可能这样如此宠溺自己的心上人。
三年,就这样缓缓的流逝……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转眼便入了三月。
整个京城里的人谈论最多的,不是当今皇帝如何,也不是现在踏青宜去什么地方,而是晏家嫁女的消息,终于定了下来。
三月初七,定国公府外到晏家的路,已经被士兵们拦了起来。
纵使如此,却依旧有不少闻讯赶来围观的民众。
“你们听说吗?定国公府送的是一百五十抬聘礼,且那些箱子全是用黄檀木打制而成,比旁人的大了不少。而且抬这些聘礼的,都是军中的壮汉,四人一抬。”
“定国公是当今圣上的心腹,不然怎么能有一百五十抬,这可是太子妃的数目……不过,这晏家出手也阔绰,晏家小姐的嫁妆里,前四抬得六个人抬着。据说全是金子!”
众人闻言,发出一阵感叹的声音。
大燕朝有规定,无论是大臣还是皇亲贵族成亲,聘礼和嫁妆都不能超过一百二十八抬。
如今,沈家敢送一百五十抬聘礼迎娶晏家小姐,显然也是当今圣上的恩赐,堪比太子妃。
“我家有个外甥在程家军的军营中做事。时常听他说起。沈家世子是一个像天上神仙似的人。我也只是听他经常念叨,却也没见过。这不,我特意从外地赶来。就是为了看看今日热闹的场面!”
“是吗?我倒是听闻晏家小姐长的很好,比昔日的大虞氏还美上三分呢!”
“啊,来了……瞧……”
人群离的议论声瞬间小了起来,远远的便看见不远处一阵不小的骚动。晏家大门外出现了晏季常的影子。
他们顺着晏季常的目光望去……
只见,一行车马从官道上走过来。迎亲的人员众多,最夺目的依旧是骑着枣红色的大马的少年,他身形挺拔如松,面若冠玉。
若是会认马的人。此时早已认出这匹马是何等名贵的汗血宝马,然而却没有人注意到这点,他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新郎官的面孔和姿态吸引了过去。
所谓。从容不迫,高贵优雅。约摸就是形容这样的人。
人群里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句,“别挤,我的鞋,我的鞋啊……”
然后瞬间又被埋没了下去。
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