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恪没打算现身——他可搞不定这么多的孩子。
一旦他出现,这些孩子必定是先觉得害怕,等确认元恪是来救他们的,只怕是哭的一个比一个响,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疼,之后还得一个一个哄,最重要的是把他们安全的送回家,这就不是元恪一个人能做到的。
于是,元恪在来之前,先去通知了附近镇子上的人们,密信告诉了他们此处的地址,过一会儿他们就该过来了,还是让他们去处理吧。
至于这些孩子的身体,据元恪刚才的观察,没看出什么问题,当然,具体的还要等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不过,在那二人还未开始下手之前,他们反倒会关心这些孩子的健康问题,因为如果少了一个孩子,他们就要再去找一个,徒增麻烦。
所以,这些孩子过得可能还不错。
还真是讽刺。
于是,元恪就躲在房顶,看着这些孩子在宅子里四处乱跑,一边防止他们出现意外,一边等待救援之人的到来。
而那些孩子,一开始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发现,等察觉到宅子里没有其他人之后,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只是凭他们自己,还无法从这个高楼大院里出去。
就这样多半个时辰之后,找到楼顶上的元恪,看见有一队人直奔这座宅子而来。
“终于来了。”
元恪在心底喃喃自语。
站在高处的元恪,注视着他们打开大门,注视着孩子们嚎啕大哭,注视着他们手忙脚乱,注视着有些人喜极而泣……
下一瞬,元恪消失在了原地。
……
回到玉皇宗的元恪,看着早已熟悉的建筑,突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不过,他没有立马就去休息,而是来到了凉亭之内,盘膝坐在了蒲团之上,随后闭上了双眼。
元恪觉得有必要对今天的一切做个总结。
首先是今天犯下的错误,最严重的就是一时大意被他们发现了,差点前功尽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元恪也在那个储物袋里找到了,就是那一面小鼓。
它能发出无声的声波,使人精神振奋,可只能对凡人起效,对修士毫无作用,连法器都算不上,更像是一件失败品,可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差点让元恪功亏一篑。
第二个比较大的失误,是关于敖公子的。
当然,元恪说的失误,并不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杀了他,因为就算当时元恪把他宰了,等他叔叔赶到,目睹侄儿惨死,必定当场暴怒,在其盛怒之下,元恪也难逃一死。
元恪所说的失误,是他根本没察觉到敖公子是怎么通风报信的,即使到现在,他也一无所知。
而这两点失误,其实都是一个原因——元恪见识浅薄。
或者说,是元恪还没学会用修士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他的思维还与世俗之人一般,认为只要我伪装的好,你就发现不了我;认为你一切都在我监视之下,必定都在我掌控之中……
就是这些,让他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
元恪痛定思痛,要知道,痛苦和伤疤最容易让人铭记教训。
在又梳理了几个错误之后,元恪开始回忆起了今天的战斗。
这是元恪修士生涯的第一战,而对手,也只是两个不入流的菜鸟,但这一战给元恪留下的印象,还是有些刻骨铭心的。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修为的高低,太特么重要了。
若是元恪的修为再高一些,能够完整驾驭自己的葫芦,也不至于打的这么艰难,那管弋只怕一个照面都撑不下来,直接就被自己砸中,而另一人还有可能稍微坚持一会儿。
第二,法宝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己今天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有一半功劳在葫芦上,若不是师父送的葫芦给力,自己绝对撑不下来。
那二人也佐证了这一点,没有好法宝的管弋被自己追着打,而敖公子凭借着两件法宝,差点就绝地翻盘。
看来之后要找个机会,从师父那里再多要几件宝贝才行!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法术。
管弋凭借着血盾之法,阻挠了自己的攻击,逼自己用出了绝招。
当时若不是自己技高一筹的话,还真会被他跑了,而若是他学过攻击类的法术,就是元恪也要退避三舍。
可惜的是,元恪在他的储物袋里没找到这门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