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对女人的要求很简单:长得漂亮、言辞悦耳。至于是否娶回家,不重要。高兴就好。
鲤鱼直接送给祖母,他出去和甄姬聊天。时隔三年,她立刻跑来找我,真是令人愉快。
甄姬得知曹丕从来没有提过自己,高兴之余有些沮丧。
刘启笑道:“你现在被追封为皇后了,真是可喜可贺。倒是你儿子可怜,将来到了地府,见不到母亲。不若改嫁给我,既有个可靠的丈夫,又能和儿子住在一起。”
甄姬不由得心动,思前想后:“洛水龙王待我有再造之恩,我不能轻言背弃。”
刘启只是随口说说,不成就不成嘛:“我没当过河神,你说来我听听,做了河神有什么特殊之处?有什么好玩的?”
“嗯…龙王留下的府邸河底,有些昏暗,但很华美广大…”甄姬低声对他说了实话:“洛水龙王给我留下了玳瑁军师,还有她招募的水鬼兵卒三十人,从巡视到俸禄,都按照她在位时的制度进行,我不能随意改动。每年还要将文书送到东海去,由她过目。”
刘启笑道:“河神的位置也值得安排一傀儡么?”
其实不然,龙王只是不想让自己辛苦营造的一切付之东流,水神的地位不算高,可是她投入了心血。
“在河里吃的很好,有些鱼有灵性,在寿终正寝之前会游到龙宫旁边再死,将肉给我们吃,玳瑁军师就让鬼卒送它去地府。”
但是也有一些事让她苦恼:“文人们都喜欢在洛水边奠酒,我不怎么喜欢喝酒,也不喜欢被人重提旧事。您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别祭奠我么?”
刘启无奈:“他们那是借景生情。”
抱怨一下君王‘刚开始很喜欢自己,后来变心了’,大臣不能公开这么说,就只能替古人伤感。哀怨的情绪不够男子气概,怎么办?直接用女人的口吻写诗啊。
初时被皇帝重视亲近言听计从,后来被弃之不理,但凡有这种经历的大臣都得写诗替甄姬伤感埋怨一下。刘启觉得自己没想起晁错,一点都没想起来,我没有。
第112章 告示(8)
葱、蒜、姜、芥在地府是很受欢迎的调味品,辛辣刺激, 更因为吃完之后浑身很温暖。
鬼魂也喜欢温暖的东西, 热乎乎的羹汤卖的最好, 之前到处都卖的海带汤也很受欢迎。在野外有几个冒着气泡、硫磺味很重的泥坑温泉,周围总是围了很多鬼, 穷或节俭的不愿意去浴池的鬼,就在这里享受温暖。
扶苏和刘盈打算出去补货,格外问了问:“孟德, 玄德, 我们出去买东西, 给你带些什么?”曹操父子现在被禁止离开帝镇,刘备倒是没有被禁止, 但在他修炼到能把大耳朵变小之前也不许出去。别的皇帝只要说名字, 就能被官员们认出来, 大部分小官吏和普通士兵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知道名字也反应不过来。但是他们不一样, 刘备的大耳朵长胳膊天下闻名,曹操的大胡子虽然不特殊, 但他喜欢在军队中策马, 让士兵们看到自己长什么样子。所以, 都在家呆着!
刘备和他的祖先们也没多亲, 立场含糊不清, 没明确彰显自己的立场,也不树敌。到地府之后熟练的种地,收获是全镇最多的, 收获之后全镇分赠自己的农作物,也没落下赢秦阵营的任何一个人。和生前一样,一副厚道正直的样子,人缘很好,谁看到他觉得他很好。
“有劳,给我带些半斤芥子,半斤醋。”芥子研碎就是黄芥末,辣辣的很香,也很冲,他入蜀之后很喜欢这种调味品。
曹操仰天长叹,自由是多么可贵,如果早知道死后几百年会被软禁,生前还会做哪些事吗?会啊!大丈夫就应该立不世之功,死了之后爱咋咋样,总比生前窝窝囊囊,死后惨惨淡淡要好的多。比起住在孙策隔壁,我更喜欢这里。
“不知道集市上都卖什么,有酥酪吗?阴间有制墨的作坊么?”
扶苏:“有。生前制墨的工匠死后也不改职业。只是地府没有石墨,只有烧出来的松烟墨,也没有鹿胶鱼鳔,只能加米糊。日常练字还可以。”
如果要记述要紧事,长久保存,还是用买来的人们陪葬的墨更好。地府卖的墨基本上和他生前用的墨差不多,虽然人间现在从墨丸改成了墨锭,可阴间因为缺动物性胶水,做不成太大的墨锭。
曹丕表示遗憾:“可惜了。说起制墨啊,韦诞,太仆韦端之子,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我魏氏宝器铭题,皆诞书。不只写字,还善于制墨‘参以真珠、麝香,捣细合烟下铁臼,捣三万杵’,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