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扎帐篷、做竹楼、横跨深坑天堑一样的梯子、宫殿、七层高楼、都行!
小帝镇中那些奏本终于被看到了。一大摞,几乎每人一份。
刘裕:我俭朴,勤劳,严肃,杀司马家是他家的报应,除此之外没有错。你们是不是把我忘了?我夫人还在等我,即便要软禁,能换个地方吗?(譬如把我软禁在夫人家里,派人在门口看守就可以了,好让我夜里团聚,白天替她干点粗活。劈柴挑水这种工作不该让皇后做。)
阎君们想了想:是的!人间阴间都乱,忘的干干净净啊!可以。
“之前想过他可以做神鬼。”
“去接他出来。”
慕容垂:燕国灭亡是我父亲的缘故,我哥哥执政之后怀疑我,我是无辜又高洁的皇帝啊。
阎君:你他娘的……要是没立慕容宝,能出来。有人劝过你吧?听了吗?没有。虽然慕容宝当时装的像个人似得,但你有更好的选择,为了儿女私情。
李雄、刘渊、刘曜、拓跋猗卢、司马睿、司马衍等人都受不了了,愿意称臣为阎君效劳。
阎君们开始翻历史,忽然眼前一亮:“皇帝和门阀从不互相勾结,是不是?除了寒门子弟,也有他们可以用。”
“司马睿和门阀勾结到被桓家夺权的程度。”
“皇帝和门阀勾结的最严重,翻脸时杀起来也最恨。为了能登大宝,可以接受门阀扶持。”
“那就简单了,只要让他们明确一点,和门阀勾结的人绝无机会成为阎君!怎么样?怎么样?”
纷纷为他鼓掌。
第188章 出镇+拔山
刘裕兴冲冲的整理了所有的陪葬品——总共也没什么,金银器皿总共也没几件, 都带走, 陶罐子和罐子里的酱菜蜜饯坚果分赠给其他人, 自己酿的酒送给别人,粮仓里还有二百斤米, 留下一百斤米扛走,剩下的也送人了。
就连锄头都没轻易放过,锄头是铁做的呢, 陪葬品的这个锄头当年是全新的, 背起大米, 拎着两大包衣服,还顺手勾起了锄头。别的农具可以送人, 但他对锄头的感情较深, 当年在宫殿里还专门建造了房屋, 展示自己过去的农具, 只有锄头放在殿后,提醒自己过去的苦难岁月。
小帝镇中的皇帝有三种, 一种是知道自己按照地府这蛮不讲理的破法律一定会下地狱, 但自己绝不承认, 就是不想离开。
第二种是自己也说不准, 但听说了镇外混居, 还得自食其力,唉,让皇帝自食其力, 还讲不讲理了?不想和死老百姓混居在一起,讨厌居住在小帝镇中,更不想沦为平民百姓任人鱼肉。
第三种则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耐心的等着冥君派车驾来迎自己成为神鬼。
刘裕万分俭朴,如果不是铁锅太沉,而藏爱亲不缺锅,他是真想把灶台上的铁锅和砂锅也顺手带走。带不动了。
刘曜看着形如骆驼的本家:“没必要,真没必要。要不然你再回来一趟?”
刘裕摆了摆锄头:“谁还想回这破地方。当了六十多年老光棍,我可够了。”
旁边的鬼差实在看不下去了,分别抱起锅,还接过他的锄头:“我们帮你那点吧我的天,自从死后就没见有人这么能干过。”一百斤还没去壳的米装了四个布袋,看着可比他大!
走到边缘处,他实在很想炫耀:我要和我老婆睡觉去了!你们这群蠢货就继续当光棍吧,哈哈哈哈,就算你们能出去,老婆也跑了。
萧道成也得到了一罐酒,他感慨颇多,送刘裕到壁垒边缘,凝望许久。创立宋国的先帝陛下是他儿时、青年时最崇拜的人,就连俭朴的行为也受其影响,谁能想到自己这漫长的一生,从强盛廉明的宋朝开始,到亲手结束宋朝。崇拜刘裕和杀他子孙并不矛盾。只是在此之后,整个帝镇中再也没有和自己一样俭朴的人了。
“你小心吧,这酒里说不定下了毒。”
萧道成舔了舔刚长出来的牙,心说不会的,我们常常趁夜色悄悄摸在一起,狠狠的打一架。
拓跋濬和冯有手挽手目送他远去,也颇为感慨:“虽是国破家亡,他们却能在死后团圆。”“是啊,我来的时候好,祖先们打下了半座江山,我留在这里也不会被欺负。”
拓跋氏的祖先们表示非常高兴。
其他等着皇后来看望自己的皇帝也在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记忆让他们确定自己接近于圣人,还真不敢轻易申请受审出去。皇帝们的骄傲在互相的攻击蔑视中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