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他得知荣宪长公主也和海外有联系的时候。
宁尔纳又双叒叕第三次的毛遂自荐。这个想法让宁尔纳周边的人都很不理解,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在盛京过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要上京?而且上京也不是当官,听说又从门臣开始当起。这怕是疯了吧,宁尔纳面对众多质疑声,态度依旧果断。宁尔纳的阿玛、继额娘、众多兄弟现在的富贵生活靠的都是宁尔纳,他们话语权少,只能把摆出来唯一一个条件,让宁尔纳成婚安定下来,至少有一个后。宁尔纳的年纪现在也不算小了,这个要求在时下人眼中挺合理。宁尔纳便和一位也是当地旗人家的姑娘火速成婚,后代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愿意便能解决的。他干了一件在时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族中收养一个无父无母的子嗣后,便准备上京。宁尔纳的父母:“……”过继外人的孩子还不如过继亲兄弟的呢!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宁尔纳出发。马佳芸兰看见宁尔纳的人生经历也惊奇不已,画上一个重点圈。再说荣宪长公主塔娜推荐的另一个人,蒙古族,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并不是纯粹的蒙古人,他与驸马□□滚一样,生母也是女奴,有一半的汉人血统,又比□□滚更不姓,他的父亲非但地位不高,还是个人渣。也因此,他从小过得极差,不比那些奴隶们地位高多少。在他十七岁未成年时,正值噶尔丹第一次判乱,在漠北部落的他被自己父亲推出去当炮灰。被荣宪长公主以及驸马率领的军队救下,自此开始为公主办事。莽古尔泰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从小到大都没有学过什么东西,字不会写,也不会蒙语以外的东西。也因此,他学习东西也非常吃力,不管是语言,还是识字上。更不用说其它东西。荣宪对这些并不强求,她也是见到他颇有大弟胤禔的天生神力和武学天份,甚至于神力略高一些,才将他留下,对他的定位是一个强壮的士兵。也常常与他对练,提高自己水平。在二征噶尔丹时,莽古尔泰作为熟悉蒙古的领路人加入十万大军,为其导航,期间展现出非常高水平的急智,不下去普通参将,还提出两个解决困境的小兵计。回到蒙古,荣宪第二次面见莽古尔泰,发现他的汉文水平进步很大,语言基础交流也不成也问题,不禁给予夸赞。莽古尔泰很坦诚地自我剖析。他还是学的不够快,只是他比其他人更勤奋一些,每天从早到晚富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一直不间断。书山有路勤为径,莽古尔泰的确很勤奋,但荣宪并不认为莽古尔泰只有单纯的勤奋型,他在打仗上面非常有天份,他甚至有点像那种传说中的直觉系人才。在得知额娘想要建立海军基础时,她第一时间便想到莽古尔泰。但莽古尔泰一直生活在蒙古,对于丛林、沙漠等环境可以适应,海上却未必,她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水性考验。让荣宪惊讶的是,与其他很多蒙人不一样,莽古尔泰是会游泳的。小时候他曾被迫与人在湖泊“玩”过,实际上,更多蒙古绝境他都这样经历过,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学会游泳这类必备的生存技能,他不仅会游戏泳,而且水性还不错,可能也和他不得不下湖泊捉鱼有关。但这远远不够。淡水湖与河海是很不一样的,荣宪向莽古尔泰表明此事,等祭月与酥油灯节过后,莽古尔泰出发去青岛呆过一段时间,顺利通过考验,才将他推荐给马佳芸兰。进入二月,莽古尔泰才辞别家乡,从科尔沁出发入京。因他属于蒙人,需要跟着蒙军旗的路线走,马佳图海已经致仕,但胤祉接收他一半以上的势力与很多人脉关系,把莽古尔泰安排入相应的蒙八旗并不难。此外,九人当中还有最后一位,身份家世更为特殊。前一位满人名叫马佳宁尔纳。他姓马佳氏,但与安宁伯一家的血缘关系已经隔了六、七代,属于清军入关时留在盛京的其中一支。马佳氏一族虽子孙繁茂,但先前除去马佳图海,其他人都不上不下,或者可能是比较贫困的老姓旗人。宁尔纳家即属于混得最差的马佳氏族人之一。寒冬腊月,盛京很冷,但他们家连碳都不够用,家里棉布都可以用“布衾多年冷似铁”来形容,用的全都是土法保暖,甚至于他的祖父因疾病药费而没熬下去,不幸去世。事情很快发生转变。在宁尔纳五岁左右的时候,马佳牧凭借牛痘防治天花之功,被圣上赐封安宁伯,然后又借助安宁伯爵位,在权臣马佳图海的支持下,登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