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份礼物用了多少心有关。二哥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陶琼琇深吸一口气,苦口婆心的说。
她买那么多绫罗绸缎,难道她祖母婶娘嫂子就很缺吗?她们一个个都身价不菲,这些东西虽然稀罕却也不少。她送的,是自己的心意。
陶修文自然是点头,若有所思。
“那你说,程家那位姐姐,收到礼物会开心吗?”
“会。”陶修文沉声说,眼中若有所思。
这番对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吃完饭后,陶琼琇被自家二哥无情的扔在了知味楼,他自己则神神秘秘的出去了。
……
二哥,我跟你讲,你这样是会失去我这个妹妹的。不就是买个礼物嘛,我看看怎么了。
说起来,还是小孩子好。
想当初,陶三姑娘只是个小豆丁的时候,家里人做什么都不会想着瞒她。可自从发现她异常早慧,小机灵又多的时候。就都有志一同的把她当大人看,开始瞒着她了。
直到等到陶修文回来,又出去转了转打道回府,陶琼琇也没从她这位二哥哪儿打探出他到底买了什么,只好放弃。
至于给男神的礼物——
反正还要在这儿待好多天,她慢慢寻摸,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
也不知道,她写给男神的信到哪儿了。
前往江州的这段路上,每到一个渡口,她就会写一封信交给当地的驿站送回京。这一路下来,加上昨天,总共寄出去了四封信。说的都是她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以及心情。
后天就是母亲上程家拜访的日子,也不知道,那位未来的二嫂,是什么样的脾性性格。
陶琼琇出神的想了一会儿儿,就翻身睡着了。
程家。
程明阅的妻子姓岳,是程知远老友之女。两家也算是世交。作为夫君的弟子,她也是知道陶修文的。甚至于陶修文和自家女儿那一点隐晦的情愫,她也心知肚明。眼下闻得陶家主母亲至,准备提亲,她自然没有不乐意的。等到前去和程家老太君请安的时候,便隐晦提了一下。
程家老太君正猜想着周氏是因为什么千里迢迢的上门拜访,闻言立即就懂了。当即大喜。
这陶修文,文采了得,是她丈夫也夸赞过的。而且还出身公候府邸,这样的才俊来做她的孙女婿,她自然十分满意。
不过,程家上下两位主母满意了。其他人却不见得都这么高兴。
要知道,程家眼下待嫁的姑娘可有三位,甚至还有一位客居在府的表姑娘。陶修文这么个佳婿,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顿时间,诸人心思各异,暗潮汹涌。
第34章
京都。
陈嘉赐展开手中的信纸, 看着上边笔触略轻,虽然不是很好看却也算端正的字迹眼中泛起了笑意。
这是他收到了第三封信。
虽然陶琼琇把信都发给了驿站,可他安排在她身边的人却很快就把信取走, 直接给他加急发了回来。这过程,自然比对方想象的快。
这信上写的都是琐事, 不过, 比起第一封的欢喜, 第二封信的无精打采,这封信多了许多期待, 言道她已经快到江州了。
又絮絮叨叨的念叨说船上太无聊了,路上实在无趣。十分怀念在家时和他一起念书的时光、
“算你有良心。”看到这里,陈嘉赐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捏着信纸轻声说。
仔细看完,他抽出一张信纸, 挥笔开始写起了他第一封回信。
————————
既然无聊, 就早些回来。
————————
他这信回的简短, 只聊聊数字,一开口, 就毫不掩饰他的目的,要这团子早些回来。
待到墨迹变干,他这才小心叠好,放进信封封好,命人送走。
送走书信,他在书桌后坐下。脸上的表情逐渐变淡。
事实上,他这几日的心情一直不好。原因无他, 开元帝,又病了。不过是换季时偶尔吹了些风, 他就得了风寒,这些时日一直在喝药。可病去如抽丝,他这病一直都不见得变好。
发现记忆中威严高大的父亲竟然变得这么虚弱,陈嘉赐这才恍然发现,随着自己的长大,自己的父亲也在变老。
他已经不复壮年了。
而随着皇父的虚弱,他那些兄弟们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无上的权利近在咫尺,总是会遮住一些人的双眼,让他们变得疯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