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一万两千块钱的好处费,但直到他的写稿日,老太太仍在家中卧床,而不是送到医院治疗。
最后还感叹了一句重男轻女的下场,替广大人民问一句,若知今日,你后悔吗?
和国外莉莉丝播放的录像带不同,国内没有播放录像带的渠道,但文字渠道却是有的。
不过侧重点略有不同,国内的生活杂志,更多提到的是发生在国内的事情。
全篇没有批评,只是用平和的语气,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也没预设立场,暗戳戳的引导人们去恨谁。更没有 素质,体制,以及大家应该去怎么思考,更没有气冷抖。
只在最后用了一段话总结。
“去年年底发生了一件大事,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不要以为发生在前苏联身上的事,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刃一直都在,你以为他们只是在诋毁一个人的名誉吗?不,他们是让我们习惯于被谣言包围,服从于他们营造出来的,和现实认知完全不同的谣言世界,直到你再也没有分辨的能力,最终变成谣言的傀儡。”
舒雨轻轻念出最后一段话,为之击案叫好。
“所有的力量在最后一刻被激发出来,写的太好了。”
姑太太说道:“是啊,今天是遇到我们,如果他们对付的是普通老百姓,有几个人能洗刷冤屈呢?”
舒雨默然,姑太太说的太对了,也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我们不能放过他们,以后也要死死盯着他们,敢犯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许然一听,感觉自己需要表个态。
姑太太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给许然找了个正大光明管闲事的理由。
送路晁上飞机的路上,两个人难分难舍,负责开车的许然,一再提醒自己,你就是个工具人,看不见听不见。
路晁回到国内,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舒传社被组织停职调查。他大小也是个国家干部,收钱造谣诋毁国内司法系统,怎么可能当没事发生。
“恶有恶报,真当没人能收拾他?”路晁听了,只有高兴的份。
舒家老太太和长房一家人,绝不在可以宽恕的人当中。
媒体人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一个个变本加厉撰写文章,胆小一点的指桑骂槐,胆大一点的直接怼到舒雨的脸上。
“还是见不着郑升吗?”几个媒体人,为了营救郑升,组成了一个联盟,经常私下活动。当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经费支援的,至于经费是谁给的,反正不是他们工作单位给的。
“不行,我找了好几个,直接说不可能。有一个给我透了一点话,说他得罪了公安部风头最劲的大佬。”
“郑升也是,得罪谁不好,非得得罪他。”他们当然知道说的是谁,许警官年年屡破奇案,一直在升职,升着升着就成了同级别里最年轻的一个。于是他的前途,就更被看好了。
结果这一回郑升为了救叶安,把一众人等都诬蔑了一遍,这里头就包括了许警官。
就连媒体人都知道郑升造的谣太离谱,许警官是舒雨准婆婆同学的爱人,两家算是世交。说实在的,你哪怕诬蔑路英和许警官,也比诬蔑舒雨和许警官更可信一点。
你不光诬蔑许警官的生活作风,还诬蔑许警官影响司法,人家能放过你才是有鬼了。
当然,这些媒体人并不知道,这种诬蔑带着浓浓的美式风味,毕竟开通萝莉航班这种事,在美国是可以当成事业来干的。
“光舒雨还好办,不就是一个商人吗?还能翻天。非得扯上许警官,真是没办法。”媒体人叹息,不是他们不中用,非战之罪啊。
“那也不能不管啊,我看这样,咱们精细一点操作,对准舒雨,不涉及旁的。”
“为什么不涉及旁的,现在就是卡在他的手里。干脆把他拉下来,假的又怎么样,我们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有人阴测测的摸着下巴,一肚子坏水说的就是这种人。
大家闻言一滞,这是不是玩的太大了。
“你们搞清楚,是选边站还是反复横跳。”话很短,却让大家心中一凛。
果然,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啊。
正在大家半推半就决定选边站,不不,是选**主自由这一方的时候,有人匆匆进来,抱着一盘录像带和好几本杂志,“你们快看。”
毕竟发生在美国的事,莉莉丝的录像带并没有这么快传回中国。他们并不知道,舒雨已经掌握了所有的证据,而且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制作出录像带。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