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点点头:“如今要紧的不是刺客之事,而是陶公所说的,关于奉迎天子之事。”
陶谦这个条件,可谓将曹操架在火上烤了。
奉迎吧。
曹操刚行兖州牧,兖州自己还民不聊生呢,底气十分不足。
天子驾临,他连一套家伙事都置办不全,对天子之威是一种亵渎。
可若是不奉迎吧,徐州拿不到不说,还会被那些士族们大书特书,他们会将这件事夸张放大,最后套上不臣之心。
一方诸侯,有了不臣之心,就成了靶子。
就算不臣,也不该在这个时机透露出来,况且荀彧并不觉得自家主公有不臣之心。
荀彧一心向汉,对奉迎天子这件事,其实还是挺赞同的。
倒是荀攸一直手套着袖子,眯着眼睛晒着太阳一副打瞌睡的模样,前面吵翻了天,一方说要奉迎,不奉迎徐州就拿不到不说,还会被人说成不臣,到时候就黄泥巴掉□□,不是屎也是屎了。
一方说,不能奉迎,一旦奉迎了,曹公兖州牧位置本就不稳,到时候是听皇帝的还是听曹公的?人心不稳乃是大忌。
唯独荀攸,一副老神在在,没说奉迎,也没说不奉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