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的步枪本来就是仿的名枪,外形和人体工程学自不必多说。
将枪拆开后,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工考究,细心打磨,与末世前在军工厂生产的同型号枪械并无二致。
装枪后上弹测试,各项指标与同型号枪支几乎没有差别,简直堪称完美。
步枪试制成功,意味着庇护所的实力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只要有足够的武器生产原料,庇护所可以说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被攻破的堡垒。
当天晚上,申振南找到了沈老,他有一些想法,要和沈老交流一下。
“沈老,枪械的试制非常成功,我相信您的学生完全可以胜任生产工作,我想在庇护所中成立一所学校,由您来担任校长。”
“从庇护所中选择一批高学历的人来担任老师,给孩子们教文化课,为庇护所的发展积蓄有生力量。”
“再选一些有天赋的年轻人,由您亲自教授枪械制造的相关知识,争取能达到日产枪械一把,子弹千发的水平。”
沈老闻言眼前一亮:“作为庇护所的领袖,能有如此远见,是大家的幸事,小申同志既然看得起我,那我也就全力以赴,为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
见沈老爽快地答应了,申振南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不管在哪里,什么世界,孩子永远是希望。
申振南统计了一下庇护所里12岁以下的儿童人数,一共是33人。
他在地下二层选了一个较小的房间作为教室,然后将沈老选出来的十几个有机械制造基础的年轻人,下放到机械工坊和武器工坊,由沈老带着进行实操。
孩子们的课桌椅,则是由曹云飞和谌艺平带人在大兴市内零元选购。
等待教学用具到位,便可以开始教学工作。
处理完孩子的学习问题,他又来到了训练场。
经过张大爷一个多月的训练,毕业加入安保队的已有近百人,现如今枪械反倒成了稀缺资源,完全无法满足安保队的需要。
不过有了武器工坊里的工人,枪械短缺问题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解决。
“大爷,训练得怎么样?”他现在最关心安保队的军事素养,庇护所位置已经暴露,安保队就是庇护所防御的第一道屏障。
“庇护所大门口已经用混凝土垒起了几个防御工事,我有意设计的高低交错互为支撑,可以做到敌人正面来犯时,无死角火力覆盖。”
张大爷把训练任务交给安保队长,自己带着申振南来到了大门口。
紧接着大爷又指了指山上:“我让人搞了个大倍率望远镜,立在半山腰的凉亭里,那是个很好的观察位,几乎可以覆盖到城区外围。”
“任何从大兴市开往庇护所方向的车辆,都在它的监控范围之内。如有可疑车辆,能够很及时的观察报告。”
张大爷顿了顿继续介绍道:“以庇护所大门为圆心,直径一公里范围内,我们无死角地布置了隐蔽式监控设备,24小时有专人看守,保证发现危险后能及时报警。”
“我们对后山和一些险要偏僻的位置,可供人通过的小道进行了破坏,保证人员无法通过,避免被绕道偷袭。”
听完张大爷的介绍,申振南非常满意,将庇护所的防御工作交给大爷,的确让人放心。
了解完庇护所的防御工作之后,他来到了通信站,此时叶欣怡正带着两个小姑娘忙碌着。
在曹云飞的带领下,通信站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不仅覆盖了整个庇护所,而且能够保证和外出小队稳定联系。
他叫过叶欣怡,让她在广播里通知除外出和安保人员外的所有人,下午到一层实验楼前的广场上开会。
……
当天下午,实验楼外的小广场全是人,有的坐着小马扎,有的自带小板凳,还有的干脆就坐在地上。
孩子们在人群中疯跑,相互追逐嬉戏,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零食。
有些孩子的零食有精美的包装袋,他们的父母肯定是最早一批进入庇护所的,可以用自己的工时,在日用商店为孩子换取好一些的零食。
另一些孩子手里拿着鲜桃,他们的父母大概率是刚来庇护所不久,所以孩子只能吃给庇护所内每个人都有供应的水果。
一些单身男女,坐在小广场上嗑着瓜子聊着天,他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更舍得花费工时来改善生活。
申振南从人群侧面走过,站上了临时搭建的主席台。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