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重生七零年代养娃日常 > 第6章 牛棚中人

第6章 牛棚中人

老赵家

一群小萝卜头追在老母鸡屁股后面,咕咕咕的撒欢儿乱跑。

娃撵鸡飞,赵母赶忙吆喝住一群皮小子。

“二牛,大丫姐大牛哥他们呢?”大娃满头大汗。

“他们都上山去了。”

“那咱们也上山找他们玩儿去。”

三个小孩子商量一番,和奶奶打了招呼结伴上山。

老赵家现在只有5岁的二牛和双胞胎没上学,大丫五年级、大牛二丫3年级、三丫四丫2年级。

山上大丫和大牛正割猪草,这会儿半大的孩子放学后割猪草一天也能挣2公分。

二丫、三丫、四丫则是在拾柴火挖野菜,这个时节马齿笕正是茂盛之时。

几个孩子也跟着一起。

下山后,大娃二娃拿着下午挖的野菜和柴火。

一进大门两个孩子就嚷嚷着回来了。

张宁出来看着两个小家伙抱着一堆东西,赶忙过来搭把手。

一看,好家伙这又是柴又是菜的。

“辛苦了,两位小同志。这是哪弄的啊?”

“嘿嘿,娘,俺们下午上山挖的。”大娃二娃很是高兴。

为了奖励两个小家伙,张宁晚饭多加了一道凉拌野菜。

大娃二娃吃着自己劳动的成果,果不其然又双叒叕吃撑了。

张宁怕两个孩子吃着晚上难受,便领着两个小家伙在院子里散步。

赵卫国同志坐在院子里纳凉,看着一大俩小满脸柔软。

太阳落山后,天也慢慢暗了下来。

这时候的人都天黑之前吃了晚饭,饭后早早上床睡觉,尽量不点煤油灯,赵家也不例外。

张宁带着两个孩子洗漱好,让两个孩子躺在中间,自己占了炕尾。

虽说昨天已经和赵卫国同在一张炕上,但是昨天自己脑子还在蒙圈中,和一个陌生男人还是很尴尬。

所以赶紧占好炕尾,把炕头的留给赵卫国。(北方的锅道和炕是连通的,所以一做饭炕头就很热,冬天会很暖和,夏天就又烫又热。)

嘿嘿,我真是个小机灵。

赵卫国进门就看到母子三人排排躺好,面容温和。

张宁在赵卫国进屋时,就打起轻鼾装睡,呼吸逐渐沉重。

第二天一早,俩个孩就要上山,张宁也想出去转转,娘儿三个一吃完早饭背着箩筐上山。

只留赵卫国看家护院。

一路上大娃二娃蹦蹦跳跳地像两只小鸟儿似地。

到了山上,张宁让俩个小家伙在原地挖,别乱跑。自己在外围转转看看都有些什么。

就见一个衣裳破破烂烂的老人吃力的背着一筐猪草,突然摔倒。

张宁赶紧跑过去,老人面色苍白喘着粗气,将老人的背筐解下扶着坐起。

“叔,没事儿吧?伤着没?要不要送你去卫生室?”

“不用不用,没事我歇歇就行。”老人急急慌慌的。

“不然,我先送你回家”张宁怕老人半路上再晕倒。

老人一言不发背起背篓地离去。

张宁瞧着老人的背影,很是纳闷。

回去一看大娃二娃都已经将背篓都放满了野菜,张宁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这个大人瞎转悠,孩子们倒是认真干活。

下山时要提着两个小背篓,大娃二娃死活不让。

看着前面背着背篓的两个小男子汉,老母亲甚是欣慰,一点也没不好意思空着手的跟在后面。

路过大队打谷场时,发现人们都聚在一块,好奇的凑到前面,中间三个老人家都被绑着胸前还挂着牌子,其中一个不正是刚才在山上的老人么。

原来是下放到牛棚的-------坏分子。

张宁知道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都被打成右派坏分子,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批斗。张宁不忍看下去,带着大娃二娃悄悄从人群退出来。

回到家,张宁让两个孩子先去洗手,思索着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带点东西去牛棚,都是可怜人,自己能帮一把也算是结善缘。

为两个孩子积善行德。

赵卫国看着心事重重的媳妇儿,问两个孩子怎么了,大娃二娃摇头不知。

“他娘你咋了,是出啥事儿了?”

“啊?没、没事。”张宁猛地回神儿。

瞧着没说实话的张宁,赵卫国也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