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了傅义的谋划后,常德赶忙把小喜子支走,回了自己的住处,翻开那只瓷瓶看了看,果然看到底部有张家的标记,这下他算是毫无退路了,只能按照傅义说的去做,为自己搏得这一线生机。
踌躇了一夜,常德早早的便等在了太和殿外,远远看到林国明颤巍着身体来上早朝,赶忙小跑过去,拱了拱手。
“林尚书。”
林国明一怔,回了一礼,随即又惊讶起来。
“常公公今日来太和殿,莫非是圣上醒了!”
“非也,非也。。。”
常德赶忙摇头,却欲言又止,只见来上朝的文武百官都望着他们,也是充满了疑惑。
常德只得是小声道:
“林尚书,咱家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告,此处人多眼杂不便明说,可否借一步说话?”
林国明捋了捋胡子,点头道:
“自是可以,还请公公带路。”
常德赶忙走在前面,带着林国明进入了一间偏房内。
见常德神秘兮兮的关好了门,又是四下张望了一圈,甚是小心。
林国明更是奇怪了。
“常公公,你这般神情像是在躲避什么恶人一般,这深宫之内守备森严,哪还用这般小心?”
常德没有立刻说话,咬了咬牙,竟扑通一声跪在了林国明面前。
“还请林尚书救救咱家呀!”
林国明心里一惊,赶忙扶起常德。
“公公这是何意?”
常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站了起来,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递到林国明手里。
“张正生想让咱家给皇上下毒,咱家畏惧他的淫贼只得表面上答应下来,寻了个机会来求林尚书帮忙,这百官之中必然有张正生的人,想来看到咱家与林尚书说话,必回告诉张正生,如此,咱家这不就是大祸临头了吗,还请林尚书救命呀!”
林国明听他讲完,心中大骇,手中的瓷瓶竟差点没拿住,他是怎么也想不到张正生身为当朝宰相,百官之首,竟想行这谋逆弑君之事,圣上都已经是这般模样,必是时日无多了,他竟连这些时日都等不了了吗。
“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常德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
“千真万确,此等诛九族的大罪,咱家怎敢造谣。”
林国明定了定心神,打量了常德一眼,他身为总管太监,常随兴隆帝左右,该是忠于皇上之人,不然,在兴隆帝清醒之时,为何只三人进入养心殿,一是雷泽,二是烈千程,三便是他了,如此看来,兴隆帝还是很信任他的。
而这三人之中,只有他负责兴隆帝的饮起居饮食,是最能接近兴隆帝的人,若是张正生真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兴隆帝,常德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而投毒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而且百官皆知二三皇子因为秦尚两家被禁足宫中,四皇子失踪,如今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反而是最小的五皇子了,而五皇子又是他张正生的外孙,如此一来动机便也有了。
这么想来,张正生提出让秦王回京监国只是一个幌子,为的就是麻痹百官,让百官都认为他是一心为了大丰,甚至是武威侯都被他骗了,这才疏忽大意着了他的道,被他安排死士当街偷袭身负重伤。
烈千程受了重伤,无法上朝,那这朝堂之上便没有了再能钳制他的人,如此一来,再赶上兴隆帝驾崩,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扶五皇子继位,把整个大丰的权力全部握在自己手中了。
而秦王,虽是奉诏进京,可那是奉的谁的诏,说到底不就是张正生和百官商议的政令吗,五皇子继位后,便算有了正统的皇帝,以天子之名再下一纸诏书,说秦王进京是谋反,那便是谋反,秦王这个大皇子便也没办法再翻起什么风浪了。
想清楚了这些后,林国明倒吸一口凉气,这一切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合情合理,若不是常德冒着风险来告诉自己,便让张正生得逞了。
见林国明半天只是皱着眉头默然不语,常德试探的叫了两声。
“林尚书,林尚书,你看这是如何是好?”
林国明一个激灵,端详了手中的瓷瓶一眼,正是曾经张正生跟他炫耀过的那种瓷瓶,这个除了他有别人便是再也没有了。
“常公公,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详细说说,我也好跟他当堂对质。”
“好,事情是这样的,昨夜宰相府的幕僚傅义偷偷来到宫里,便把这只瓷瓶给了咱家,还说是张正生让他交给咱家,让咱家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