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第51章 农乃国之根本

第51章 农乃国之根本

到雨后满城一新,叫人神清气爽。”

姚广孝道:“这劝弄一事上,世子有什么章程?”

朱高炽笑扫他一眼,道:“你都看出来了?”

“世子胸中自有丘壑。虽然我也不知究竟有用没用,但骨瓷、煤炉一事皆繁花似锦,自从有了煤炉,上山砍柴之人便少许多,城中泼皮也有很多正事。”

朱高炽跨过小水坑,道:“农事上我所知不多。但是农事乃是国家大事,不可轻动。而且农业技术发展到现在,差不多已是极限,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姚广孝沉默,“可惜!我还以为世子有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有,可是做不到,不过倒是有件事可以现在开始做。”

“什么事?”

“种子。种子方面我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改良现有稻种,我在书上看到宋朝时南方便有所谓占城稻,原产交趾。在交趾地区一年三熟。

传入中原后一年两熟。我以为还可以继续改良,利用水稻杂交法子,培育出更加高产的良种。小麦也可照此办理,不过这需要太久时间。”

姚广孝道:“大概需要多久?”

“十年,二十年都可能,甚至五十年,一百年。”

朱高炽不由叹息,这玩意实在叫人丧气,良种改良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杂交杂交再杂交,人为加快自然选择过程。

但每次杂交,其性状表现都必须要成熟才能看到,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三个月。

如果在北方做这种事,至少得一年。

姚广孝又问第二种思路是什么。

朱高炽道:“寻找高产作物良种。我听说海的对岸有块大陆,比大明还大,其上有良种,可在荒地、坡地种植,亩产五石,且耐旱好打理。”

姚广孝震惊,“世子,这可是真的?你从哪本书上看到的?可有证据?”

“道听途说而已,但无论是否为真,我们都要派人去看看。”

朱高炽说到这儿,突然停下,严肃道:“姚师,农乃国之根本,出海寻找作物新种子的事不着急,但改良种子片刻不能拖延,必须现在就抓起来。”

姚广孝点头,“回去我便叫人着手安排。”

朱高炽说:“军校如何了?这么久我都没过问。”

“军校……军校好建,但先生从何处寻?”

“先生暂时不着急,目前我们只能先学习文化课,起码算术要学起来。此时千头万绪,纷乱如麻。先把框架搭起。”

姚广孝说:“军校里的文化课不需要太多。”

朱高炽摇头:“一个军队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将军,而是中层军官。只要中层军官在,哪怕将军死了,军队也不会立刻溃散。相反如果军队中层军官全死,那么孙子在世也无能为力。”

“先生,这两件事都交付给先生。其余事项,慢慢再说。我如今正忙着商业大计,实在有些抽不开身。”

姚广孝给朱高炽吃安心丸,“世子放心。”

“先生若是没事,不妨跟我去瓷器作坊看看。我命他们烧制一种新型粘合剂,用作建筑中,有事半功倍之效。”

姚广孝道:“老衲有心陪世子去看看。”

两人上马车,往瓷器作坊而去,到地方后朱高炽直接让周星月带路。

瓷器作坊五座窑炉,最东侧的已经戒严,里面的工匠出不来,外人也别想进去,门口立着几十个标枪似的士卒。

姚广孝见这阵仗心中暗惊:“世子弄煤炉时也没有这么大阵势,这等究竟是何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