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走远,听到这整齐的吼声,姚广孝笑道:“紫荆关无忧矣。”
朱高炽的豪情很快就被磨灭。
第一天就是枯燥的行路,大军行动迟缓,一日只行得四五十里路。天气渐热,不但许多士卒受不了,就连朱高炽也有点受不了。
朱高炽骑马,不用自己走路,这段时间锻炼,体能增加不少,搁以往他骑马都需要三四个人服侍。
为何历史上朱棣十分不喜欢朱高炽?总想着把皇位传给朱高煦,问题就出在这儿。
孟善因担心紫荆关形势,催促得急,一日走下来大多数人都累瘫,不顾夜里蚊子多,匆匆埋锅造饭,吃完便睡。
朱高炽行了一夜,虽然也困,但还是觉得这么走下去不行,于是叫人去请孟善。
不久孟善到来,拱手行礼,朱高炽道:“坐。今日士卒们怎么样?”
孟善道:“还行,除两人中暑外,其余人都没事。”
“明日改改行军时间。这么走,到地方人都得累瘫。”
孟善连忙道:“世子爷,我们得赶紧。紫荆关那儿几日没传来消息,沦陷了都说不定,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打算。”
“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个意思,但这些士卒这副样子,就算到了地方也是疲惫之师,倒是不如改个时间,把中午最热时候避过。”
孟善道:“你是说早上跟晚上行军?这样不行啊,睡眠不足。”
“早起行军,安排三个时辰睡眠,下午行军至夜,中午休息。人太累也容易中暑。”
孟善疑惑:“是这样吗?”
“听我的准没错。”朱高炽说道:“另外速度还要再快些。全军脱甲急行军。物资留后。”
孟善道:“万一有人来袭怎么办?”
朱高炽道:“紫荆关囤积的有物资,就算我们全丢,也能坚持几日。我们是救急,明日你下令。”
这只队伍行进得慢,主要原因还是水泥太多。一车水泥也就能装上几百斤,再多一来车受不了,二来路也不行。
朱高炽深刻感受到什么叫要想富,先修路。
这要是在后世,这么点玩意,这么点人,连收拾带准备,再送到地方,也不过一两天。
按照朱高炽的法子,行军速度果然快许多,孟善为防止出现意外,留五百人看护辎重。
道路崎岖,天气炎热,一天急行军接近七十里。
如此行得四五日,终于抵达太行山。
紫荆关地处太行山脉中,道路难行。连一处平整地方都无,从山脚下走到紫荆关,还需两天。
朱高炽立于山脚下,望着茫茫大山,道:“好雄伟。”那山绵延不绝,望不到头,正是夏季,草木葳蕤生辉,整个世界都好似在发光。
凉风袭来,几日行军苦闷吹散不少,朱高炽哈哈大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孟善道:“此地名为十八盘,翻过此山,就是紫荆关。不过这山路难行,恐怕得两日才能翻过去。”
“那不怕。行军!”
山中凉爽,行得也快些,只不过这盘山路着实难走。
行至傍晚,天黑不能行,前些日朱高炽就发现军中有许多人有夜盲症,夜走山路恐怕非得死上几十个不可。
因此太阳落山便就地扎营,派十几人去寻水源,又派一百人到附近寻猎物,把营地周围清理干净。
夜里终于睡个好觉,天气不热,蚊子也少许多。
次日众士卒精神抖擞,又行路至日中,埋锅造饭,前方哨骑回报,距紫荆关已不足二十里。
孟善命人前往紫荆关联络,说明情况。下午众人一鼓作气,走至紫荆关。
紫荆关守将名叫杨镇,拜会朱高炽,安排大军入驻。
朱高炽与孟善急于了解紫荆关事宜,把杨镇叫至中军帐中询问。
杨镇道:“韩广勇领军一万五,前几日打几次,末将屡屡击退其进攻,但紫荆关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一千人不足。”
“粮草可足?”
“粮草还足,敢问世子爷,辎重没带么?”
朱高炽摇头:“带了,但怕你这出事,所以我们提前行军至此。”
杨镇喜道:“太好了!世子爷带人亲至,末将有信心守住紫荆关。”
紫荆关乃是北平府咽喉之处,往西去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蒲阴陉。太行八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西部翻越太行山,必走八陉,别无他途。
朱高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