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出去唤来小厮,不多时那小厮便取来一个箱子,朱高炽将箱子打开,里面有棉服两套,毛巾四条,衬衣两套,毛衣两套,棉靴两双。
朱高炽一一展示给朱棣,重点介绍的是毛巾。
“爹,这就是白叠子布,您看看是不是麻布好很多?”他抻着毛巾用力顿两下。
朱棣接过,双手抚摸,点头道:“舒服得多。”
“这衣服您穿上试试,非常暖和。”
朱棣脱下外衣,套上棉服,还真别说,手脚都暖和得多。
朱高炽道:“白叠子布可以大面积量产,要比丝绸便宜得多。
山东地区可以大量种植白叠子,而南方就不行,另外最好的地方,是西域之地,白叠子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种植。”
朱棣走两步,看着身上的棉衣,道:“所以,北平府并不能放任不管。”
“非但不能放任,北平府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唐山有超大型煤炭、铁矿,北部辽东地区有数不清的木材、草药等植物资源。”
“还有,辽东的土地十分肥沃,可以打造成另外粮仓。
北方之地开发不足,大多数是因为技术水平太过落后。
如果北平府能够打造成北方的经济中心,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草原蒙古余孽犹在活跃,君臣久居江南膏腴之地,容易腐化堕落,如何抵御蒙古铁骑?
儿臣经济控制蒙古的想法,也依赖于北平府执行。”
朱棣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你让我好好想想。”
“是。”朱高炽起身告辞,忽然又道:“对了爹,孩儿这次携带来两百门火炮,已经组装完成,明日还请爹去校场试炮。”
“嗯。”朱棣点点头,“你先下去吧,让我静一会儿。”
朱高炽告退,出了大营,径直回了自己房间。
朱棣不可能一两天做出决定,但朱高炽也只是想要在他心底埋个种子,希望能有所帮助。
否则他真的不愿意去金陵,去了金陵许多事情就不能做。
如果按照历史上那样,朱棣将北平府交给汉王朱高煦,他一定得气死,朱高煦肯定会把这些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次日朱棣按照约定时间,与兄弟三人,另有众多武将齐聚校场。
校场上共布置十门火炮,由三十名军校学员承担火炮手任务,张玉亲自指挥,他们要把火炮最强大的那面展示给朱棣。
“父王,已经准备好,是否试射?”
“开始吧!”
朱高炽高声喊道:“张玉听令,火炮试射第一轮,开始。”
张玉高声答道:“是!标注射击诸元,装填弹药,准备!”
三十名火炮手紧急就位,填好弹药,等待命令。
“发射!”
十门火炮依次射出,目标地是四里地外的一座小山丘。
待众人从望远镜中看到战果后,无不惊讶。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门火炮实在太小。
常规火炮通常重达一两千斤,需要两匹马,四个人才能射击。
而眼前的火炮看样子不超过三百斤,诸将想的是这火炮能打出去一里多地已经不错。
实在不能怪他们思维落后,因为当时火炮要想射程远,必须加厚管壁,这样一来火炮必须厚重。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火炮的射击速度,一发射击完毕后,接着就是另外一发,连绵不绝每个炮都射出去十来枚弹药才停止。
朱高炽解释道:“这些火炮如果连续射击,可以撑到三十发炮弹,再多就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变形。
不过眼下这些火力已经足够大。”
朱棣无语,你这是火力大?
这是屠杀好不?
刚刚立起来的靶标,现在已经彻底被摧毁,那地方跟犁了一遍似的。
张玉此时忽然又高声叫道:“第二轮射击准备!”
约莫等一刻钟,第二轮火炮射击开始,这次更震撼。
采取联合射击方式,十余门火炮齐射,很壮观,而且连续发射五枚炮弹。
硝烟弥漫,其中一位将军喜道:“王爷,有这样的火炮,金陵指日可下!”
朱棣哈哈大笑,道:“世子好谋算!”
朱高炽道:“此乃城中百姓齐心协力所制,儿臣不过有微末功劳。”
“好好好!”
待众人离去,两百门火炮便移交军中,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