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宗族,帝国的地基……
朱棣猛然想到这个事情,但朱高炽岔开话题,又去聊蒸汽机了,说着说着朱棣也把这个事情忘记,但偶尔空闲下来,他心底总是有根刺,无法拔除。
新年转眼就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大明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是玻璃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相比最高点,价格跌去八成还多,最初玻璃被制造出时,一个玻璃杯的价格是二两银,现在五百文不到就能买到。
而有机玻璃的价格更是只有原先的一成,一块一米见方的有机玻璃,由原先的四十两,猛降至四两,中产之家也可以用得起这样的玻璃。
尤其是南京城的诸多商铺,几乎都用上有机玻璃,整个零售的业态发生深刻变化。
除玻璃外,棉布的价格也大跌八成,但是由于丝绸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丝绸的产能反倒被保留,所带来的影响不过是棉布成全国通用商品,从南至北,棉布完全普及。
速度惊人。
另外最让人叫好的是盐价基本稳定。
盐价之前在十几文每斤,现在只有四文,不是他们不想抬价,而是根本抬不起,大明在每个州府都有盐业公司,售价公布天下,就是四文,你卖得太高,也没人买不是?
朱棣接到的各种信报都显示,大明的经济状况在逐渐转好,财政结余今年足足有五六百万两,他高兴的同时,又想起宗族的事情,心底有些不舒服。
不过很快便过去,对狗儿道:“安排礼部,今年要大祭。”
祭祀有大祭有小祭,其实就是规模不同罢了,朱棣登基时举行过大祭,之后再也没举行过,如今倒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