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二十七章 长桌论道

第二十七章 长桌论道

,为此还跟自己同族的三个蒙古汗国闹掰了。

这两个民族为什么要融入汉族文化呢?因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最看重,自尊心最强,战斗力、学习能力、复仇能力都远远超过印度人。元朝和清国的统治者都不得不用汉文化来治理汉地百姓。大英帝国远比蒙古骑兵要强大,但距离远东太远,要全面征服是相当相当有难度的,除此之外,要打败中国的任何执政者都不难,1840年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莱昂内尔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立即发现不太对劲,因为当场便有一个清国人,他们的美食还是清国大厨准备的呢,有点尴尬,可是唐宁这样的说法又激起了他的兴趣,原来唐宁对中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他又问:“照你的看法,我们应该对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现在商人们对中国的开放程度相当不满,他们执行条约的力度实在没有诚意!”

唐宁看了看身边不远处的徐老乡,说:“我们现在假定徐先生是大清国的首富,那么,他会不会在大清国拥有崇高的地位呢?不会的。因为他的地位不受法律的保护,一个小官儿,不用太大,大概一个省级,或者一个省内大城市的市长级别,就能够让中国的首富低头。如果不服,官员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制服徐先生。苛捐杂税啊,手续公文的拖延啊,大员、皇族要办什么差事啊。中国的买办、帮办,是跟我们的商人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的,只有中国建立起法制社会,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才符合中国商人、外国商人的利益,商人是一个代表,其实,农民、工厂主、手工业者也是一样的道理。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先生早已经在《国富论》中总结了英格兰崛起的制度奥秘——我们建立起了有效的市场,通过法律和议会强化了市场公正的游戏规则。我个人的不成熟想法就是,英国应当帮助中国建立起这样的一种制度,这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http://.)。除了公平贸易之外,假如中国实在不肯开放市场,即使诉诸战争,我们也要找一个尊重法律,尊重契约的对手。否则,就像1840年的战争那样,签了协约也白签。我们的商人和外交官还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罗林森闻言叫好。莱昂内尔也点头表示同意,假如中国人根本不尊重条约,怎么打中国也没用。

财政大臣伍德也:“照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帮’中国建立法制?”

唐宁:“中国从一不二的势力谈判,跟他们签订条约。而如何找这个说一不二的人呢?慢慢找!现在正是最佳时期,因为中国的南方出现了反清武装,这么一一不二的领袖,支持他办报办教育。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清军或者太平军那么快的消灭对方,我们要玩平衡,谁弱就帮谁。一直到我们找到合适的能够为中国建立新文明的领导人。”

伍德一边点头一边笑道:“这个思路很有启发性,要扶持一个讲信用的政府,这个一针见血。难怪你要求去做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原:“至少唐宁对中国是很了解!”

第27章长桌论道

大人们真不会享受人生,好好的吃饭多好啊,小朋友们很开心地雀跃着,因为这里有更好玩的东西——使用筷子的中餐美食!

对于这一次中餐,唐宁对大厨的要求是尽量采用普通的食材,让宾客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肉什么菜,这样一来,英国人比较容易接受异国美食。【阅读网】否则菜一端上来,一问,这是“下水”,那是“杂碎”,还有舌头、大肠,不问还好,一问之下谁受得了啊?

唐宁最反感使用名贵食材却不好吃的名菜,他引用诗人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里戒单之语,教育大厨,要戒耳餐,戒目餐。

什么叫耳餐?就是追求昂贵菜肴的名声,用浮夸的作风表示对客人的敬意。那是给耳朵吃的,并非佳肴。袁枚崇尚烹饪要精致用心,食材不必非要奢华。豆腐做好了也赛过海鲜。像水煮燕窝一类难吃又昂贵的菜统统被他讽刺为“耳餐”:反正你也就图个名贵,不如干脆在碗里放珍珠好不好啊?

什么又叫目食?就是贪多。有人仰慕用餐大方的虚名,菜多量大。那是给眼睛吃的,不是给嘴巴吃的。写到这儿老人家又说了:你不知道啊,名家写字,写得多了一定有败笔;名人做诗,做多了也会有平庸的句子。什么都讲求个精华,不能贪多,过于铺张反而显得粗糙。烹饪,求的是吃饭的人真实的享受,不是拿来炫耀给旁人看的。生活也一样:排场、名声、面子,那都不是真实落到自己身上的东西;精心准备的清粥小菜,也许既不漂亮,也不名贵,却带给胃最贴心最舒服的感受。

大厨给跪了,这位“老外”太厉害了,原本以为自己那本《随园食单》被唐宁借去看就是图个一乐,没想到唐宁不仅看懂了,还懂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