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思升任千户一事,在京城内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并不广泛。
以往,皇帝的每一举动都会引起文臣们的不满,纷纷上书弹劾。
更何况,赵敬思竟然向陛下献上了火枪,这无疑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然而,这一次,大臣们却没有提出太多反对意见。原因也很简单,朝廷上的大臣已经分为两派:魏忠贤的支持者和东林党残余力量。
魏忠贤虽然不喜欢赵敬思,但他并没有去干涉赵敬思的事情。
作为太监,他非常明白一个道理:绝对不能惹恼陛下。
如果惹恼了陛下,那一切都完了。
现在陛下很喜欢赵敬思,所以无论他们喜不喜欢赵敬思,所以面子上他也必须要喜欢赵敬思,甚至还要表现出他跟赵敬思关系很好,他们就是一伙的。
而赵敬思也会装出一副跟魏忠贤和平相处,甚至跟他相处融洽的假象,并且在外人面前,还会表现出对魏忠贤十分恭敬的模样。
这就是官场上的智慧,这样做才是对两个人的最优解的,内斗只能够内耗。
而这些道理连阉人和锦衣卫都能够想明白,但是有些文官却一辈子都学不会。
这些东林党大臣,他们现在已经无暇顾及赵敬思等人。
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应对魏忠贤对他们的打压。
赵敬思的升官,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虽然赵敬思和魏忠贤表现得相处融洽,但他们还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赵敬思、王体乾、田尔耕等人组成了一个联盟,与魏忠贤进行分庭抗礼。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可以分化魏忠贤力量的势力都是可以被利用的。
文官们现在最不希望魏忠贤获得锦衣卫管理权。
如今,魏忠贤只有东厂,已经让他们疲于奔命。如果再加上一个锦衣卫,他们的生活将更加艰难。
赵敬思对此并不太关注。
他已经穿上了锦衣卫千户的服饰,手下的人也得到了升迁,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的心思并不在锦衣卫上,而田尔耕也基本上没有给他分配锦衣卫的任务。
赵敬思现在最大的事业是经营他的香水生意和制造火枪。
锦衣卫的军官们也没有为难他。
因为赵敬思与田尔耕的关系非常好。
而另一个原因是,赵敬思成立了一个新的兵械司,不与他们争夺地位和财富,这已经足够了。
他们也知道锦衣卫的尴尬处境,没有兴趣改变什么,只是得过且过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敬思又让胖子那边招募了一些人,这些人都是擅长制作首饰和绣工的最顶尖人才。
赵敬思目光扫过面前的两批人,慷慨激昂地说道:“从今以后,你们就在我的庇护下谋生,与我们携手共进,必然会比你们过去的生活更加美好。”
“你们每月能得到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
“谁若能设计出更优秀的产品,我们将与他们共享利润。”
“每售出一件商品,你们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这是我的事业,田指挥使、王体乾公公以及陛下的事业。如果你们做得出色,我可以向陛下请求,让你们的孩子将来也能在锦衣卫谋得一职。”
听闻此言,众人顿时热血沸腾。
这是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让孩子进入锦衣卫意味着当官。
对于这些工匠和绣娘来说,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但如果他们的孩子能成为锦衣卫的一员,哪怕只是最底层的力士或校尉,最好就能够当上一个小旗,那一切都将改变,他们将看到家族兴旺的曙光。
在他们的心中,锦衣卫同样是官。
至于赵敬思承诺给他们的银子,他们自然欣喜若狂,毕竟谁家不缺银子呢?
赵敬思演讲完毕后便不再过问此事,一切事务都交给胖子去处理。
他向胖子解释了一些要领,然后其他人都跟随胖子去忙碌。
赵敬思知道,他不可能时刻关注胖子的工作,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给予指导。
他看向旁边的胖子,问道:“对了,关于召集大商人来京城的事情,你们准备得如何了?”
胖子轻笑着说:“大人,您又忘了,这边的事情是由瘸子负责的。”
赵敬思这才反应过来,转头看向那边的瘸子,问道:“那事情进行得如何?他们有没有不来的?”
瘸子得意地笑道:“大人,我们可是凭借锦衣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