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微微点头,说道:“番薯这东西朕品尝过,确实美味可口。”
“只是如今种植的仍然较为稀少,且仅限于两广地区种植较多。”
“既然你如此赞赏它,朕也决定让地方推广种植。”
赵敬思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仅凭一时之功去推广他们种植此物,困难重重。”
“毕竟我们大明百姓的饮食习惯一时半刻难以改变。”
朱由校一愣,看着赵敬思说道:“言辞恳切些,若有良策,不妨说与朕听,朕亦想一探究竟。”
除了陛下要他们推广种植,恐怕他们心存疑虑,何况长安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力已日益衰弱。
陛下,若您让他们这样做,恐怕他们会怀疑其中有猫腻,反而不敢种植。
朱由校感受到了一丝痛苦,他何尝不知道赵敬思所言乃大明对地方的统治力确实衰减得很厉害。
主要是年年灾害,再加上地方的腐败种种原因,可以说都是严重损害大明的威信。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反叛的军队越来越多了,他哪怕是有心想要恢复大明兴盛时期的景象,但是他现在也不得不躲避着这个问题。
朱由校也明白一件事情,大明现在的这种情况,不下猛药根本无法拯救大明。
可是朱由校能够想出来的妙招也不多,无非就是利用魏忠贤来打压一家多大的东林党,然后利用魏忠贤来敛财。
可是魏忠贤敛财的手段太过于低级,一直到让朱由校都感觉到有些脸红。
他心里非常清楚,这种手段不能长久维持,并且敛财回来的手段过于损害朝廷的威信。
像赵敬思这样的方法就很好,明明没有太过损害大明的威信,却能够捞回大量合理合法的银子。
就连他也想不到区区的一瓶香水,成本价不足一两银子的东西,随随便便就可以卖出去三十两银子,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说说吧,你有什么办法,朕是一时半会之间想不到了,你要是说了出来,必有重赏。”
赵敬思想了想说道:“陛下,其实很简单。”
“陛下需要粮食,而番薯这种东西价格低廉,您可以在今年宣布要采购一些番薯作为赈灾粮,并进一步提出明年将加大采购量。”
“那么地方的那些地主和百姓,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们也一定会扩大种植规模,甚至会想办法扩大种植。”
“而陛下也能够省下来一大批的银子,毕竟这番薯的产量那么大,自然卖不出其它粮食那么高的价格,这又是能省下来不少的银子。”
“这绝对是不会错的。”
朱由校想了想说,“只怕西北边的百姓生活习惯不一样,这个粮食番薯他们吃不太习惯。”
赵敬思摇了摇头说道:“有什么吃不习惯的,吃不习惯那不就更好吗?”
“番薯的口感很好,并且饱腹感也十分明显,无非就多放些屁。”
“真正贫苦的百姓,哪怕不太习惯吃这个,为了活下来,他们也会去吃,真正吃不习惯的,是那些不愁吃不愁穿的人。”
“并且这个东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如果陛下赈灾用的是稻谷,又或者直接就是小麦的话,那可就是麻烦太大了,那些官员很轻易的就可以把粮食卖到别的地方去。”
“但是如果陛下用番薯去西北边赈灾,粮食被倒卖的可能,就几乎是不存在的。”
“番薯现在都是东南或者两广地区种的比较多,如果西北边有大量的番薯出售,那就是番薯从哪里来的,陛下不就清清楚楚了吗?”
“这一查一个准的事情,他们也不是傻子,当然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如果他们真的敢冒那么大的风险,那他们就该去死了。”
朱由校抚而笑,今天晚上的赵敬思实在是已经给了太多的惊喜了。
赵敬思说出的每个办法,每个手段的背后,都包含着各种的深意。
朱由校心里突然有一种感觉,会不会赵敬思就是他一直希望能够出现,辅助他能够挽回大明颓势的那个大臣。
以前朱由校想过这个能够辅助他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他会是一个武将,但更有可能是一个文官。
可是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可能是一个锦衣卫军官。
随即,他慢慢的摇了摇头。
事情还是太急了,现在赵敬思虽然已经表现出了那种能力状态,可是他不能够就这样相信赵敬思就是那个天降的猛男,他还要看一看了他接下来的表现。
朱由校脸上笑了笑说道:“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