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明显是想到,会不会有些狗东西隐瞒了这个政令,强行再多收一两年的税收,这不得不防。
在场的官员们也是叹了口气。
自从赵敬思跟朱由校搞出了这个报纸之后,他们很多这舆论权,就已经被朱由校和赵敬思联手抢走了。
现在各地的百姓都会读报,都知道朝廷颁发了什么样的命令。
这个减税,定能让朱由校的名声都好不少。
很多的官员还真的不敢得罪这个报纸。
一来,朱由校把办这个报纸的路,都给堵死了,也不允许别人想要办报。
虽然很多人想办报,但是始终不获得允许,这个报纸就是一家独大。
很多的文官,都想在报纸扬名,因为这报纸经常也会报道一些优秀的连着廉洁的官员,那正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朱由校还有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在报纸发文章,让谁发不让谁发,也就是他决定的。
朱由校看你不顺眼,哪怕你是阉党,也可以不让你发文章,看你顺眼,哪怕你是东林党,也可以让你一个月发三篇。
就从这上面来说,很多官员都已经被朱由校给拿捏住了。
他们确实无力反抗,只要朱由校不让别人办报纸,他们就根本无法改变。
朱由校觉得今天这个朝会,开得是真让人满意,也真有意义。
他摆了摆手,说:“好了,最后的事情商量完了,朕也该回去了。”
这话说出来,在场的官员们都疯了,黄立极连忙走了出来,眼巴巴地看着朱由校,说道,“陛下,还是有个事情没有办的。”
“就比如说,这第一任的北庭都护,让谁来当呢?”
说着,他对着朱由校眨巴眨巴了两下眼睛。
黄立极的意思自然不是他自己来当,他作为内阁首辅,也不太可能去当这个官职。
何况,他也不太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才华,只是他自己不能去当,还有很多跟他关系比较好的大臣能够当啊!
这一份利益,他们一定要紧紧的握住,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掉落到东林党的手里。
说出这个话,他还冲那边的魏忠贤眨了眨眼睛。
魏忠贤读书不多,但是也知道这个北庭都护,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还有不少的干儿子干孙子,怎么就不能去当这个官?
反正现在赵敬思的实力雄厚,打败林丹汗是轻而易举的,万一手下的人把这个事情搞坏了,再让赵敬思出兵,去把他们打一顿,那不就好好了嘛!
所以他根本就不发愁。
魏忠贤也是连忙站出来对着朱由校一拱手,说道,“陛下没错,这个官职需要派出合适的人手去当,要不然的话,那可能会耽误正事的呀!”
朱由校看了一眼魏忠贤和黄立极,哪里不知道魏忠贤和黄立极打的什么主意。
这两个人跑出来说了这么一番话,那简直就是吹响了冲锋号。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涌现出来,冲着朱由校说道,“陛下,臣愿意去当这个北庭都护。”
“陛下,臣打算举荐贤才。”
“请陛下听我一言,我有这方面的见解……”
整个朝廷乱糟糟的,说什么话都有,毛遂自荐的很多,推荐别人去的也很多。
就连不少的勋贵都跑出来,冲着上面的朱由校拱手,想要去搞这个事情。
朱由校不胜其烦,摆了摆手,说,“好了不要再说了。”
“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朕心里非常清楚,但是这个官职,要等赵敬思返回来,朕跟赵敬思商量过之后,才能够彻底的定下来。”
“这个仗是赵敬思打打赢的,谈判也是赵敬思谈好的,赵敬思心里面肯定早有预案。”
“跟赵敬思谈了之后,朕才能够心安,你们那点小心思还是收拢回来吧。”
“这个官职太重要,关系到我大明接下来一系列的战略,不是随便找个人都能去当的。”
说着,朱由校再也不管不顾,直接走了。
大臣们无计可施,但是片刻后,却好像又有了主意。
徐子矜也已经收到了赵敬思打了胜仗的消息,之前他们可没听冷言冷语。
之前不停的有人嘲讽他们,说他们去打这个仗,是以卵击石,说她的夫君是疯了。
各种的闲言碎语都听在了徐子矜的耳朵里,让他心里也是很恼怒的。
只是她在后方,不给赵敬思惹出点事情来,就是给赵敬思最大的帮助。
至于前线的事情,赵敬思自然会处置,